渭南:巩固国卫成果 创建文明城市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走进夏日的渭南城,

天朗气清、地润人宜。

驻足城市街头,车流行人井然有序;

步入街道社区,志愿服务润泽人心;

流连湭河两岸,宜居美景风光旖旎……

无处不感受到诗画般的动人意境,

无处不回响着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

近年来,渭南以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内外兼修、久久为功,实现了城市的华丽蝶变。先后于

2008年、2011年、2014年获得省级卫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15年、2018年、2020年顺利通过3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连续3届取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特别是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更是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摆在突出位置,按照“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的工作思路,保持常态、持续用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下足“绣花”功夫  精细化管好城市

一直以来,渭南市坚持把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作为推进国卫巩固提升工作的重要手段,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建立起了城市管理网格,建立了三级网格管理模式。深入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健全市场管理制度,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落实监管责任及考核办法,确保市场规范有序。深入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更新《门前四包承诺书》《门前四包责任牌》1.3万个,规范店外经营2.1万处,检查餐饮门店油烟净化器及清洗状况7538家。落实包片包段清扫保洁责任,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8%以上

深入开展流动摊贩整治,定时、定点、定品种经营。深入开展交通秩序整治,结合“一盔一带”“车让人、人守规”“斑马线上我文明”等活动,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2.1万余起,拆除违规设置的护栏、石墩等障碍物306个。深入开展建筑工地整治,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管理“六个100%”措施,持续开展整改提升行动,172家建筑工地全部建立动态监管清单和红黄绿挂牌制度。

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品质之城

近年来,渭南市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行动为抓手,集中力量补短板、提品质。维修道路8.5万平方米,人行道3.5万平方米333个老旧小区改造加紧推进,主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提升改造背街小巷17条

渭南城区西华街绿化改造工程、桂语兰园“口袋公园”、惠园小区绿化提升工程全面完成,“15分钟绿色休闲圈”不断完善。新建公厕67座,配置垃圾分类投放设施3000余套,建成垃圾中转站3座、可回收物分拣中心2处,垃圾分类覆盖95%商业区域、78%居民小区、100%机关单位。翻修刷白城区主干道老化墙体8.9万平方米,完善公园、广场健身器材和消防设备263处,整治物业、房地产乱象51处。

提高全民素养  打造健康之城

渭南市坚持将增强市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作为提升国卫成果的重要任务,创新方式、丰富载体,促进市民素质全面提升。多渠道发挥舆论力量,开设专题专栏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国卫巩固提升。利用城区各大型户外广告牌、LED屏、建筑围挡、橱窗报栏、公交站厅等载体,加大国卫公益广告宣传展示,宣传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先后设置健康教育长廊200多处、公益广告3万余处,公交车体、出租车LED屏成为流动创建宣传平台。

渭南市还围绕“唱响全民健身主旋律”主题,成功举办中国·渭南“华山杯”乒乓球赛等80余场体育赛事,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采取现场义诊、健康咨询、健康素养检测等方式,普及疾病防控知识。3年来,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教育活动830场次,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5%以上。与此同时,我市不断加大志愿服务组织建设,调动群众参与巩固国卫的积极性,全市累计注册志愿服务队4737支、志愿者68.5万人。正是这样一群文明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在秦东大地上汇聚起爱心热潮,温暖着这座城市。

曾几何时,

大街上乱摆乱卖、乱堆乱放、乱涂乱贴

等“脏、乱、差”现象销声匿迹了。

人们更加自觉地爱护环境,

遵守交通秩序,

呵护每一片草地……

国家卫生城市的巩固提升,

让渭南市民切身体验到了

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而我们的城市,

正是在诸多点滴变化中,

累积着质变的能量,

孕育着勃发生机。

集众智事无不成,

聚合力业无不兴。

渭南这座充满精气神的城市,

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奋进力量,

实现向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美丽嬗变。

稿件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王娇

初审:张涛

终审:赵永彬


编辑:新闻中心王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