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教育局:规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6所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3月28日,渭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红兵,市教育局教育强市专班负责人冯明军,市教育局规划财务科负责人段少锋、基础教育科科长康军战、教师工作科科长庞文红、“双减”专班负责人乔丰年,临渭区教育股股长田刚做客《环境热线》,就我市教育强市工作接受访谈。

2023年主要工作

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举办市直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研讨班,选派县处级领导和中青年干部参加2023年市级专题培训,组织宣讲团进入学校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稳慎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深入开展中小学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把党的教育方针在全市教育系统贯彻好、落实好。

全面完成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任务。今年市教育局将完成教育强市建设86所学校建设任务。2023年新建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13所,2021年、2022年开工没有建成投用的25所将按时序节点完成建设任务。

全面深入推进“三名+”建设和“三支队伍”全员培训。组建“名校+”教育联合体,以名校带弱校,带农村学校,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组建“名校长+”发展共同体,以名校长带新入职校长、带乡村骨干校长、提升校长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从而为全市培养一支骨干校园长队伍。组建“名师+”研修共同体,以名师带青年教师、带新入职教师、带乡村教师,提升教师的整体教研教学能力。组建市县校三级“名师+”研修共同体,从而培养近万名的骨干教师队伍。

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严打“隐形变异”培训行为。强化督查指导,确保今年4月“选课走班”模式全面投入使用,确保全市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开展全市教育评价改革交叉检查和大评比、大观摩活动,开足开齐体育美育课程,开展各类体育比赛,办好学生运动会和艺术展演活动。联合渭南师范学院开展思政课教学、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每个区县建设5-10所示范校。

全面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成市级“千园达标”幼儿园124所,指导督促华州区、华阴市、高新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省级督导,富平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省级过程督导。同时积极实施蒲城、大荔和白水职教中心改扩建二期项目建设,继续举办渭南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和教师能力大赛,打造更多的市级精品专业、特色专业和示范专业。

全面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落实好《陕西省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进一步明确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同时,协调各方大力招引优秀教师和大学毕业生到渭南从事教育工作。适时开展校、县、市、省四级教学能手赛教活动以及省市级名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的遴选推荐和培养认定工作,不断壮大全市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

切实做好校园安全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全力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考核评价工作,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安全隐患、涉教重点人群“三个排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护佑广大师生安全。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6所

为解决城区学位短缺的问题,202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渭南市加快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市三年(2021-2023年)行动方案》,规划用三到五年时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6所,新增学位66430个。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工中小学幼儿园79所,开工率达到90%以上;投用中小学幼儿园48所,投用率达到55%,新增学位31240个,完成规划任务的47%。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所,新增学位5470个。为了全面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的任务,市教育局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举措全力推进:

一是领导包联分县督查。建立周报和县处级领导定点包联县市区制度,按季度对学校建设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开展督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争取资金全力推进。指导县市区将教育强市建设项目与中省实施的各类教育建设项目融合实施。2021年以来累计争取中省补助资金约15亿元,今年将继续加大争取省级财政资金的力度,加快推进学校建设。

三是以奖代补加强考核。市教育局将教育强市项目建设工作作为考核县市区教育局的一项重要内容,计入年终的考核总分。同时,市级通过以奖代补强化对县市区教育项目建设工作的推进,奖优惩劣,奖出干劲。2022年已落实奖励资金254万元。

通过教育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全市的办学条件得到一个全面改善提升,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基本满足现阶段城镇化发展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开展新一轮次的县级以上城区基础教育学位缺口及拟建设项目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将掌握最新的学位供给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优化全市教育资源布局、争取中省资金支持奠定基础。

课后服务拓展行动

课后服务拓展行动主要从三方面抓起:

一是坚持“双减”原则,规范课后服务管理。

义务段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不能讲授新课,主要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确保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学校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二是挖掘各方资源,优化课后服务途径。

充分挖掘课后服务的人员、场所,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优化课后服务形式。

三是建立线上资源,提升课后服务品质。

组织省市级教学能手、“名师”等,完善“渭南云课堂”,录制“精品微课”,免费提供给师生和家长。

校外培训规范行动

市教育局主要通过六个方面的工作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整治违规培训:

一是落实设置标准,明确准入程序。

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实行文旅、科技、体育等部门的分类管理,各主管部门对各类机构的准入,都有指南或要求,机构都要严格按照“先证后照”的原则,在5月底之前落实设置标准、完善准入程序。

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坚持排查巡查。

建立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明察暗访工作机制,日查+夜查,联检+抽检,常态化开展拉网式巡查检查,及时发现、查处各类违规培训行为。

三是发挥监督员作用,构建网格化监管机制。

在“双减”初期,市教育局就组建了市县两级监督员队伍;今年,重点构建网格化、常态化巡查机制,对所有线下违规培训进行全面监管,并向社会公布违规培训举报电话、邮箱,接受社会监督,让学科类违规培训逐步“清零”。

四是严格收费管理和预收费监管。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实行明码标价,向社会公开培训内容、培训时长、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收取的所有培训费,指定银行、专用账户、专款管理,全额纳入监管。

五是严肃处置违规培训,加强教育行政执法。

对排查、巡查中发现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或者中省交办的问题线索、群众举报投诉线索,市教育局进行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形成震慑。

六是落实全流程监管。

市教育局要求所有机构必须进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对所有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流程的监管,避免“卷款跑路”“退费难”等问题发生。


编辑:李静

文稿:羽凡

审核:王晓红

编辑:广播中心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