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组图|大荔阿寿村药王庙会赛花馍

2022-03-04 14:20:00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3月3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前一天,“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荔县羌白镇阿寿村举行药王庙会赛花馍,村民们敲锣打鼓跑骡车、用花苫鼓开道,恭恭敬敬把做好各种造型的花馍迎送到药王庙展示,真是热闹非凡。

以上为”东社”迎花馍队伍

相传,大荔面花(面花俗称“花花馍”)源自秦汉时封建帝王的黄河祭礼。彼时的祭品里,除了三牲,还有面花礼馍。人们试图以精致美味的面食,来感谢大自然的馈赠,祈求新年的风调雨顺。

阿寿村的花馍,是由祭礼演变而来。据村里的老人们讲,唐代时,这里曾暴发瘟疫。孙思邈路过此地,挖窑洞住下,配良药治愈病患,最终让村里重现生机。

为了感谢孙思邈的再造之恩,阿寿村建起了药王庙,并年年在农历“二月二”前一天举办药王庙会。按照太阳的东升西落,村里的东南西北四社轮流“迎花馍”祭祀“药王爷”。

以上为“南社”迎花馍队伍

阿寿村每年的药王庙会,全凭阿寿村“四个社”的妇女巧手们经过精心揉捏,提前做出如药王洞、药葫芦、花轿、蜗牛山、药王戏楼、牌楼、狮子、守门虎龙柱、花供石榴馍等多种花馍。

以上为“北社”迎花馍队伍

当天,记者注意到,“迎花馍”的队伍最前方是花苫鼓队,排在长长的建筑面花队之后的,是绣满图案的转轮伞,而队伍最后压阵的则是挂着铜铃,跑骡车的彪悍小伙儿。

而村道上来自四面八方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把村道挤得水泄不通。

以上为“西社”迎花馍队伍

村里的 “四个社”先后抬着花馍绕村一周,最终来到药王庙前,放在指定的花馍展示室。

“阿寿村的四个社是按方位划分的四个聚居片区。每个社做的建筑面花基本也一致,但都有一件自由发挥的花馍作品。”庙会会长王文成说,在今天之前,那件创新的面花是四个社里最大的秘密。庙会结束后,村支书会和四个社的“社长一起评出“冠军社”。这种有趣的“比赛”也是大荔面花历久弥新的奥秘之一。

华山网记者王长江|摄影报道

编辑:望江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