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城市创新梦想 ——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2018-01-22 07:53:03 来源:渭南日报


市科技局局长工作会议

我市与西安举行创新创业孵化器合作项目建设签约仪式

“科技创新大讲堂”专题讲座在高新区举行

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综合楼建设开工仪式在西安举行

市科技局党员志愿者为群众打造整洁居住环境

我市举办科技项目与金融资本对接会

我市举行建设创新型渭南专题培训

  本报记者周海燕 
  2017年4月28日,我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西安召开,我市相关企事业单位牵头承担或参与的5项科研究成果、31名个人喜获表彰奖励。 
  紧接着,白水县科技局培育提炼出科技创新服务苹果产业“1+6”模式,在该模式的推动下,苹果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35万亩提高到55万亩,产值由10亿元提高到36亿元,优果率由60%提高到85%。 
  喜讯不断。3D打印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备案国家级,北人印机印刷包装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省科技厅年度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 
  2017年,我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3%;R&D占GDP比重达到1.33%,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3.73亿元,1月-11月,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461件,四项省考指标全部超额完成任务,并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利好消息传回,总不免让人瞬间精神抖擞。科技人提交的一份份骄人的成绩单让我们挺起了用科技助跑城市创新发展的腰杆,创新型渭南的伟大城市梦想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中逐日可见。 
  点燃创新激情开启科技创新加速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全国上下一场由创新驱动发展的马拉松赛正式开赛。奔跑在创新型城市伟大理想的赛道上,各位参赛选手各有各的实力,各有各的优势,如何巧借优势,发挥主体实力,最终赢得赛事,参赛者们信心百倍。 
  在这场赛事中,我市同样不甘示弱。 
  对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指引要求,积极与省科技厅、西安交通大学专家进行对接,通过征求意见、调研摸底,修改完善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在申报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做到申报创建并举。 
  方案落地,实施的步伐紧跟其后。启动实施博士专家科技服务行动。届时,37名渭南师范学院博士专家带着智慧和思想的火花奔赴各县(市、区)开展科技服务。在他们的倾心帮助下,各县(市、区)顺利完成了“一县一策”方案。 
  “一县一策”工作同时也被列入2017年西农试验站建设专项,依托项目助推县域主导产业发展。鼓励各县(市、区)建立“一县N高校,一县N院所”合作机制,新签订试验站(基地、分校)建设协议7个,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2项。 
  期间,将白水县、富平县作为市县共抓创新示范县积极培育,为全市县域科技创新工作做好示范。而白水县科技局培育提炼出的科技创新服务苹果产业“1+6”模式经验在《陕西日报》刊载,得到省科技厅充分肯定。 
  什么是“1+6”模式?白水县科技局局长郭学军告诉记者,2016年以来,白水县不断完善一种创新型科技农业“1+6”模式,即“苹果+党委政府、大学院所、众创空间、龙头企业、果农托管、特色文化”,以激励企业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以人才、技术、资本、管理等创新要素优化整合为方向,破解苹果产业发展的机制障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白水县尧禾镇薛圪崂村的果农们借助县科技局安装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打破传统的灌溉理念,管理一切向科技化转变。强大的科技引领和支撑,加上“1+6”模式,让白水苹果带着绝佳的品质运向全国,运往世界。 
  创新城区是当前区域创新发展实践的新热点、新趋势,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落脚点和重要空间载体。 
  去年,我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建设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区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渭南高新区与蒲城高新区协同创新发展的意见》,积极推动华州工业园建设渭南高新区东区、蒲城高新区加挂渭南高新区蒲城产业园牌子,并举行揭牌启动仪式。 
  指导华阴、韩城申报省级高新区。2017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2家,为历年申报之最,累计达到47家。培育认定瞪羚企业5家,备案市级科技型企业54家。推动大荔、白水制定省级创新型县市实施方案,加快建设步伐,帮助蒲城县获批省级创新型县市试点。 
  构建创新平台激发创新主体内生动力 
  “您好,这里是临渭区创业创新基地语音提示服务平台,基地将于明天上午8时30分举办移动电商实操讲座,请您安排好时间,准时参加。”2017年5月18日,临渭区创业创新基地的工作人员通过“云之家”移动办公管理平台语音功能通知入驻企业参加培训活动。 
  当日,经过半年试运行的“云之家”移动办公管理平台在该基地正式全面启用,这标志着我市“双创”基地开始步入信息化轨道。 
  “云之家”移动管理办公平台,通过平台的移动办公、企业管理、商务服务和自建应用四大模块中的签到、工作汇报、会议通知、账务管理等企业所需大量应用,实现了对入驻基地企业的创业孵化、人才培训、信息服务、市场营销、管理咨询等服务。 
  目前,临渭区创业创新基地入驻的114户创业团队和创业者已全部使用该平台,使基地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和扩展,初步凸现了基地管理运营智能化和项目管理数字化的特色优势和示范性。 
  信息化平台的引入,心贴心式的服务措施,仅仅是我市在服务创业创新基地方面所做努力的一张“侧面照”。 
  过去的一年,在服务创新创业基地用户的路上,我市还出动人力帮助他们提升创新联盟工作水平,完善联盟章程,让联盟间的聚力共赢。提升已建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发展水平,提出全市众创空间建设工作计划,组织部分众创空间负责人赴成都侠客岛等学习交流,并积极推荐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备案。 
  2017年,全市新建市级众创空间7家,农业星创天地11家。目前,全市众创空间累计达到23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家),星创天地达到22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9家)。争取省科控集团资金1000万元,基金总量达到5960万元。目前,基金已经完成工商注册,形成基金实施方案。 
  在中省双创大赛中,我市56家企业参赛,13家企业获奖,陕西智拓有限公司获省级大赛一等奖、全国总决赛先进制造行业初创组三等奖。市科技局获省双创大赛优秀组织奖。 
  赛事的举办不仅仅是一次成绩的展示,更是彼此间经验的交流和学习,互通互补。在参加赛事的过程中,方能发现自身不足,强大主体。 
  意识到此,依托现有市级众创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双创大赛,我市各县(市、区)在举办赛事的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步伐。临渭区众创空间开展了“舞动青春,创造梦想”创新创业大赛。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举办了“字出仓颉”丝绸之路青年国际创客马拉松大赛。白水县依托白水旭峥“星创天地”举办了首届苹果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华阴市组织20多家企业,成功举办了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和优秀成果产品展活动。 
  期间,我市12家企业入围首批发放科技创新券单位。 
  然而,科技创新更离不开平台支撑。 
  高校则是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依托渭南师范学院建设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陕铁院建设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实验室等建设基础性研发平台。 
  依托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设包括科技信息、科技人才、仪器设备、技术需求等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高新区和县(市、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孵化平台;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技术服务平台。 
  2017年,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家,申报备案中省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3D打印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备案国家级,北人印机印刷包装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省科技厅年度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 
  全年新认定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0个,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和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全覆盖。目前,全市共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其中国家级1个);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农业科技园区24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24个。充分发挥各类平台作用,积极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017年争取中省科技项目立项56项,资金3017万元。安排市级科技项目107项,资金2045.7万元。 
  加速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产业提质增效 
  一边是大量的科技成果在实验室“沉睡”,一边是“饥饿”的企业找不到新技术。科技成果“入市难”问题,曾经成为制约科技发展的顽疾。 
  思路决定出路。今年我市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推进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使科技项目、技术合同成交额、科技成果、科技奖励及专利申请授权均呈良态发展。 
  ——加快建设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出台了《渭南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认定首批技术转移中心3家。目前我市技术转移中心达到6家,其中省级3家。6项成果获2017年省科技奖,其中二等奖2项。完成了2016年市科技奖表彰奖励和2017年市科技奖征集、评审工作。市知识产权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安部评为“2016年度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和公安机关执法工作突出集体”。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渭南市科研人才落实“三项机制”实施办法(试行)》文件,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追赶超越提供科技人才支撑。推荐4人参评2017年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推动校地科技合作。与同济大学积极对接,就共建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和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渭南分中心等事项达成一致。 
  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红色旅游基地建设、基础教育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活动。组织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多次深入县(市、区)和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技术指导。组织7家企业参加了2017丝博会科技成果展,组织5个县(市、区)参加陕西沿黄经济带科技成果推介对接会,发布我市科技需求30余项。促成全国职业院校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渭南高新区召开。 
  参加陕西(深圳)科技创新发展合作交流会。组织我市20多家企业参加了2017一带一路陕西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7项,签约资金17.1亿元,市科技局荣获优秀组织奖。 
  ——全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引导红岭机电公司继续开展汽油发电机技术研究,协调富平韦加无人机公司与西安近代实业公司开展军民技术合作。 
  ——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交流。2017年3月,组织各县(市、区)前往部省共抓示范县柞水县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工作经验。 
  2017年11月初,由吕培明副市长带队,前往镇江市、南通市及海安县进行考察,学习借鉴东部先进地区科技创新工作先进经验,并签订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 
  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保持一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持久竞争力的秘诀永远是技术与创新。 
  而无论是技术还是创新,首先要有基本的资源,即人才资源。它是决定我市能否在新时代实现创新城市梦想的关键因素。 
  近几年,我市加强科技资源数据库和智库建设。其中收录科技机构信息533条,融资需求项目50余个,投资机构30余家。收录科技人才信息1059条,其中博士生导师、教授以及高级管理人才30人,特色实用人才191人。 
  发挥渭南驻西安科技工作站作用。组织召开工作站成立大会并授牌,向4位反向特派员颁发聘书。共收集发布信息150条,开展校企对接活动11次,对接意向项目9项。 
  启动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建设。通过大量的调研考察,组织专家论证和征求意见,起草了《关于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建设意见》和《运行方案》,并经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通过。目前孵化器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地基处理,前期筹备工作和人员办公场地已落实,将于近期正式入驻。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向科技体制改革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激能放力,勇往直前,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生根,我市经济建设正在“创”出发展新空间。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实现伟大城市梦想的路上,我市必将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之路。



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