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特别关注》临渭教育看今朝 群众满意享实惠 ——关注临渭区五年来教育事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13 19:01:58

(记者:王林)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渭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通过新建扩建学校、贯彻教育均衡发展方针、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等措施,实施“作减法”和“学区划分”的政策,改变了学校大班额、就学舍近求远、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等问题,把全区教育事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寇雪强是沋西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以前他所在的班级有80多名同学,由于人数过多,每次老师讲课的时候大家都会出现听不清楚的情况,学生们对此也都比较头疼。

沋西小学 学生 寇雪强:学生太多的话,教室就比较吵,我们就听不见老师讲的什么。学生太多的话,我们每个人活动的区域就比较小,上课跟下课没有什么两样。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仅学生们有意见,老师们也有苦衷。

渭河小学 教师 杨小津:从教十几年了,我带郭最大的班额是77个人,可以说这无形当中就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比如说,学生作业的批阅,还有学生的管理,以及和家长的沟通等等方面,这都需要老师付出很大的精力。

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实现教育公平、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2012年,临渭区提出了裁撤大班额的目标,并先后出台印发了《临渭区义务段就学安排意见》、《临渭区高中招生方案》、《临渭区义务段免试就近入学办法》等文件,按照义务段始终坚持“免试就近、划片招生、结合户籍、统筹安排”的原则,重点对义务段起始年级招生、消除大班额问题提出了明确规定,规定小学最大班额50人,初中最大班额55人,政策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

渭南小学 学生 张雨佳:现在,我的教室很宽敞,每次举手,老师大概都可以叫到我的,我也不会感到很失落了。

学生家长 武盈芳:班里人数变少了,课堂老师都能照顾到了,离家里也更方便,相对以前而言,每次上下学的时间大大缩短。

同时,大班额裁撤还依据学生户籍、常住地,按照学区划分就近入学,解决了以往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每天多跑路舍近求远的问题,为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临渭区还组建并运行教育发展共同体,以1所优质学校为核心,与几所薄弱学校结成发展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捆绑发展”,加快薄弱学校改扩建步伐,提升了教育质量,逐步缩小办学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择校问题。

沋西小学 学生 寇雪强:教学设施都很先进,环境也很优美,而且这里离我们家非常近,每天早上我都可以多睡一会。

学生家长 李军丽:我儿子送过来第一个方面也就是说咱们就近入学吧,相对于家长在接送这一方面能好一点。再一个是就近上学的话,咱们这所学校目前为止在渭南市就是市区里的这几所学校里边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老师的配比还是相当不错的。

据了解,五年来,临渭区在教育方面累计投资24.5亿元,新建了6所幼儿园、6所小学、1所初中、2所高中,增加学位1.8万个,初步缓解了城区“上学难”问题。目前,中心城市学校共划分32个学区,其中小学22个,初中10个,按照相应的学区划分以及政策要求,城区义务段学校小学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初中学校控制在55人以内,同时,配备了2300余名教师,受益学生达42000余名。

临渭区教育局局长 闵渭安:今后,我局将继续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控大班额,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问题,从2016年起,用4年时间也就是到2020年,将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同时,我局将进一步加快学校改扩建,优化布局促进建设均衡。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严控学籍管理。实现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达到国家标准。

“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这句话生动地阐释了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临渭区委、区政府也一直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全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着力提升全区教育设施和场所的软硬件建设,2015年开工建设的7所学校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拔地而起,其中五所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剩余两所也将于今年年底完工,进一步让优质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惠及全区群众。

育红中学新校区是去年在全区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的大背景下所建成投入使用的,学校占地总面积86亩,总投资1.5亿元,建有教学楼三栋、部室楼三栋,实验楼、图书行政楼、风雨操场、餐厅各一以及标准的田径运动场一应俱全,为两千余名师生在此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保障。王馨翌是育红初中七年级十五班的学生,今年,刚升入育红初中的她被宽阔崭新硬件齐全的校园所深深吸引,看着周围新奇的一切,王馨翌显得有些激动。

育红初中 学生 王馨翌:第一次来到育红初中的时候,这里的环境很美,很吸引我,周围都是花园,风景很漂亮,还有这里的社团,丰富多彩,这里的操场要比我们小学要大很多,而且体育设施也很全面,有羽毛球、篮球场、足球场。

在育红中学新建的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七年级十五班学生郝景天正在上足球课,翠绿的草皮、红色的塑胶跑道以及齐全的体育设施,让从小就喜欢踢足球的郝景天训练起来显得格外的认真和高兴。

育红初中 学生 郝景天:这节体育课,我玩的非常开心,因为我本身就非常喜欢踢足球。不仅如此,育红中心还有十分丰富的社团活动,这让我除了文化课以外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新学校的投入使用,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也让老师们感受深刻。

育红中学 教师 申林娟:我是育红中心的一名英语老师,我们从去年9月份搬进新校区以后,感觉到在新校区心情特别舒畅,我们学校现在也有录播室,对我们教学来说很方便,再加上我们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很团结,所以我特别喜欢我们学校。

据了解,临渭区从2015年开始,先后新建了人和小学、渭河小学、迁建育红初中、杜桥中学,改扩建了沋西小学,这5所学习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还正在迁建瑞泉中学、西安路小学,已建成和正在迁建的这些学校可提供学位15040个,这七所学校总投入约15.3亿元,同时,在这些新建的学校中,音乐室、绘画室、校园电视台等各种配套设施也已经配备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临渭区教育局局长 闵渭安:教育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基础的公共事业之一,上好学是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区委区政府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动态配置基本均衡的原则,对辖区内的学校实施以质量为核心,以硬件改善为基础,以软件提升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机制构建为保障,继续提高内涵的发展战略,推动教育逐步向均衡化迈进。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其子女入学已经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临渭区出台了相关政策,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坚持“相对就近,公办为主,免试入学”的原则,实施以居住证为主的“四证审核”制度,即:居住证、户口簿、劳动务工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父母身份证。随迁子女由其父母持“四证”到居住地就近学校登记,确保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就读于沋西小学的王腾怡是经开区龙背镇前进村人,她的父母均在临渭区打工,以前的她,只能在村里的上小学,能跟随父母进城上学成为了她的梦想。

沋西小学 学生 王腾怡:因为城里的环境非常好,爸爸妈妈都在我的身边,我感受到父爱和母爱,也能体会到城里的生活环境,也想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学生家长 张育:以前孩子在家上学的时候就是留守儿童,我的心里特别的难受,一年回去也看不了孩子几次,想带孩子进城,可是条件不允许。这下好了,有了国家的政策,以及沋西小学的开放,使我的孩子能在身边,也使孩子有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自今年以来,临渭区实行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坚持“相对就近,公办为主,免试入学”的原则,先后让13922名孩子如愿随父母进城并顺利就近入学,与此同时,为了不让一个学龄孩子辍学,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临渭区教育局以“四合四联三帮三跟进”工作机制为抓手,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上学实行学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确保了辖区内义务教育段学生全部资助上学,同时,对贫困学生帮学业、帮生活、帮志向,确保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学生家长 雷小娟:我们家庭条件比较差,以前娃上学比较困难,报名就是该收多少钱就是多少钱,现在国家出台了这个政策之后,学校给娃减免了很多学杂费,还有经济上的补助,还给娃配置了两名老师给她平时补习功课。

据了解,今年以来,临渭区已经有13922名农村学生随父母进城并顺利入学,补助政策累计补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5750人,补助金额418.425万元。

临渭区教育局局长 闵渭安:

教育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四合四联、三帮三跟进,“四四三三”的体制为抓手,坚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严格控辍保学,严格落实政策,也就是说确保所有的适龄儿童全部上学,确保上学期间全都受到资助,关爱学生的全面成长。

编辑:于小欢

0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登陆(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