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富美临渭》桥南镇: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带领群众走上富裕路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临渭频道

(记者:盛戈)草编手工艺术是临渭区桥南镇的一项传统的技艺,多年来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自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面开启后,桥南镇利用草编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建立草编合作社来带动和鼓励周边群众参与其中,不仅让草编成为了群众增收的新产业,也借助草编业打响了桥南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可谓一举两得。

草编是关中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手工艺,拥有上百年的历史,主要是利用麦秆、玉米皮等天然材料为原料,通过手艺编成各种生活用品,物美价廉深受人们欢迎,桥南镇就是这项手工艺的典型代表区域,张静是桥南镇花园村人,更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的传承人,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欢草编,草编价格也日趋上涨,看到了草编良好的市场前景,张静成立了渭南百富草编农民专业合作社,准备将草编工艺进行规模化发展,合作社刚成立不久,先后有六七十明周边的群众慕名前来拜师学习。

渭南百富草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张静:我现在的固定社员是101个,还不算其他零散的收(草)辫子的那些(村民),下来也成千人呢。

在合作社的展厅中,草帽、草编花篮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张静告诉记者,销量最好的就属这种新工艺的时尚草帽了。

渭南百富草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张静:销量现在是不愁的,大概一年能销售两万多顶工艺草帽。

别看这小小的工艺草帽不愁销路,可在几年前,村民编制的传统草帽因为造型单一,在市场上并不畅销,而村民由于缺少市场意识,变成的草帽大多是自产自用,根本谈不上销售。自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桥南镇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不断发掘乡土文化,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来抓,2013年嗅到草编工艺商机的张静成立了百富草编农民合作社,有了专业化的机构作保障,周边慕名而来学习草编技艺的群众络绎不绝,合作社的草编工艺品种类也越来越多,产品的价值不断增加,社员的作品也多次在杨凌农高会等展览中获奖,村民的收入也有了显著地提高。

桥南镇畅家村村民 边丽娜:做好以后送到合作社,做成工艺品,这样大概一个月能卖五六百块钱吧。

渭南百富草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张静:一把(草)辫子最大卖三块钱,我做一个茶杯垫子它拿到西安都卖15块钱,你像这利润是不是翻了几番。

目前,桥南镇的草编产业主要以花园村、堦子村为主,每年可为村里带来近百万的经济收入,镇上每年还定期举办草编手工艺大赛,通过现场编织美观实用的玉米皮坐垫、蒲团、收纳筐以及散发着乡土文化气息的麦秆辫子、蝈蝈笼子等精美草编作品,今年,临渭区桥南镇联合陕西嘉义妇女发展中心共同举办第三届“相约乡村 感受传统手工艺风采”主题妇女手工艺大赛,吸引了来自西安和周边城市的专家、学者、公益组织及群众代表百余人参加,充分调动了当地妇女传承、发展草编产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草编工艺制作水平,扩大桥南草编的知名度,同时也促进当地群众增收。

游客 李帅帅:她们的用色很大胆,就是这种大胆的感觉体现了民间的这种东西,同时确实感觉是来源于生活,她们这些作品都是从农耕生活、她们身边生活中所产生的吧。

桥南镇副镇长 崔伯鹏:今后,我们将围绕桥南草编产业发展,将其同旅游产业相结合,同电商产业相结合,同脱贫攻坚就业扶贫相结合,同乡村文化相结合,让草编产业品牌化,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将其打造为我镇的特色旅游产品,通过线上销售加线下体验的模式推销出去,建立长效的发展机制,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编辑:于小欢

0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登陆(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