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文化渭南】蒲城清代考院(上)

发布时间:2018-08-24 20:59:10

观众朋友,又到一年开学季,几家欢喜几家忧。在经历了严格的高考之后,学生们即将步入新的人生阶段。高考是每位学子实现梦想的重要门槛。同样,在古代,科举考试也是鱼跃龙门的重要门槛。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带大家走进位于蒲城县的清代考院,揭开历史面纱,追溯千年“科举”文化。

蒲城清代考院博物馆位于蒲城县城关镇东槐院巷,面积为6200余平方米。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城考院,始建于光绪十七年(公元一八九一年),距今已经有127年的历史了,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童生考试场所。考院座北朝南,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木刻、石刻、砖雕精湛,丰富多样。大门外“八”字形砖墙上刻有“凤凰展翅”、“金鸡报晓”、“猿猴攀枝”、“老鼠拉葡萄”等富有浓厚民间色彩的图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蒲城清代考院历经百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这里现存主体建筑有门厅、考舍、伦秀堂、浴室院、官厅等七十余间,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推开沉重的考院大门,我们步入第一进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匾额,上书“天开文运”,意思是上天给予读书人做官的机会。

进入龙门之后,就进入了考院的第二进院落,这个院落是考院建筑群最重要的部分,是由24间考舍组成的“文考区”,这个院落也是建筑面积最大的。就在这个地方,来自各地的童生或坐轿、或步行、或骑马,带着干粮来到这里进行考试,这里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地方。

穿过长长的甬道,掩映在斑驳竹叶中的这面墙叫北山墙,南有腾蛟起凤,北有紫电青霜,这两句出自于唐-王勃的《滕王阁序》,腾蛟起凤赞美的是文科考生的文章如蛟龙出海、凤凰起舞。紫电青霜则赞美的是武科考生的英姿飒爽。

穿过这道圆形拱门,就进入第三进院落--考院的“武考区”—伦秀堂,这座雄伟的大殿就是武生进行军事理论考试的地方。

位于考院第四进院落被称为“官厅”,位于考院的最北端,由东西10间房构成,这里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是监考官下塌休息的地方。整个考院按照关中传统民居院落设计,布局严谨,功能齐全,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的清代科举遗址博物馆,为研究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提供了翔实的史料基础。

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主要有:禅让制、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禅让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淘汰,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呼之欲出,公元587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公元605年,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由此“科举制”产生了。

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考期多在秋季八月,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乡试为“桂榜”。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会试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放榜在每年四月十五日,时值杏花开放的季节,称“杏榜提名”。

科举制度与封建王朝相始终,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余年,被西方人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选拔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科举制度对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秉持的“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为出身寒门的知识分子进人仕途,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蒲城考院作为清代科举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选拔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著名水利专家、蒲城人李仪祉在1898年16岁时考取同州府第一名秀才,为我国水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蒲城考院见证了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考取功名的荣耀时刻,李先生也成为蒲城人引以为豪的楷模。在蒲城,还有一件让蒲城人更引以为豪的与科举有关的事件---发生在1733年震惊全国的“壬子科场奇案”。

震惊全国的“壬子科场奇案”反映出了蒲城这块土地的人民淳朴、浓郁的学风,考院在此地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许是对这方人民“崇文尚学”最好的体现。在本期的节目里,我们向大家介绍了蒲城清代考院的建筑规模,功能区域和古代科举制度。那么,在清代考院还留存哪些与科举有关的珍贵文物呢?在下一期的节目里,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探秘。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文化渭南》栏目

审核:惠卫东

编辑:甄磊

编辑:甄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