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大降温来了!记住这几条不被冻出病~

2017-10-14 12:00:47 来源:人民网

冷҈冷҈冷҈……最近的大降温

真是让小编给跪了,

刚脱短袖瞬间“入冬”有木有!

才过了十一,北京的延庆海坨山

和门头沟灵山

竟然已经下!雪!了!

延庆松山景区闫家坪站雪景 

而除了北京,甘肃、新疆、内蒙等地也是大雪纷飞

↓↓

冷空气已经来临,眼看气温也一天天“跳水”,然很多人还木有把“保暖”提上日程,毕竟有句老话叫“春捂秋冻”嘛!

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大家了:千万不要盲目忽视身体保暖!否则会适得其反,让疾病趁虚而入!

那么秋季养生到底有什么诀窍呢?

下面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

看看权威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 孟庆云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童朝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教授 曹建春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研究员 庄乾竹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卢大平

春捂秋冻别跟风!

南北差异要明确

1、南北方秋冻有区别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不必过早添衣,应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北方秋凉来得较早,昼夜温差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

2、寒露过后莫再“冻”!

  初秋气候变化比较平缓,此时适当“冻一冻”有益健康。而晚秋气候变化较大,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时,就应及时增衣保暖。

  寒露2017年寒露时间:108~1023日)之后,不宜再“秋冻”,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脚部保暖。

3、“冻”错疾病易加重  

心脑血管疾病

寒冷的季节里,心、脑负荷加重,而且血液黏稠度往往会增加,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

慢性胃病

秋季气温变化无常,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复发。

呼吸道疾病

寒冷会对人的气道产生不良刺激,诱发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

关节炎

患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在受寒后会加重疼痛、肿胀的症状。

糖尿病

寒冷刺激不但会加重糖尿病,还可能加重微循环障碍,导致血管神经病变进一步加重。

遇到降温怎么办?

吃穿运动要做好

突然遇到大降温,你是否手忙脚乱呢?没关系,跟着质量君学习降温天里的“生存法则”,让你轻松应对大风寒潮!

1、穿衣法则

材质:内薄软、中保暖、外防风

内衣穿得过厚不仅不舒适,还会增加空气对流,使保暖性下降。应以薄、软的棉织材质为主。

中层衣服以羊毛、羊绒、纯棉材质最合适。

外衣要以防风为主,面料要致密。

款式:内贴身、中宽松、外收口

秋冬干燥,皮肤敏感,内衣要贴身、柔软、没有刺激性。

中层衣服不要过紧,适度宽松。

过度宽松肥大容易钻风,冷空气乘虚而入。外衣的领口、袖口、腰部、脚踝等处最好有收口设计。

部位:顾两头、腿要厚、腰别露

两头指的是头和脚。

人体热量大部分从头部散发,大风天出门最好戴上帽子、戴围巾,穿有领衣物,预防颈部肌肉痉挛。

腿部是冬季保暖的重点,鞋帮低、鞋底薄都不利于足部保暖。

腰部受寒会引起气滞血瘀,穿衣要注意腰部的衔接,上衣最好盖过腰部。

2、饮食法则

味冲的食物在寒冷的天气,可以吃一些

葱、姜、蒜、洋葱、白萝卜、芥末

等味冲的食物,能够杀菌驱寒、预防感冒。但含硫化合物等活性物质遇热会被破坏,所以尽量少高温加热,能生吃的就生吃。 

PS:专家提醒:高血压、心脏病、胃病、皮肤病的人最好慎吃。

黑色食物

黑米、黑木耳、黑枣、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和一定的暖身功效。

白色食物

深秋时节应该多吃点白色食物,大白菜、白萝卜、百合、白莲子、银耳、莲藕、杏仁等具有润秋燥的作用。

3、运动法则

 天气寒冷时节,不仅要重视增衣保暖,还应该加强体育锻炼。 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常年坚持洗冷水浴或游泳,是增强身体御寒能力行之有效的健身方式。

但对普通人来说,经常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广场舞、球类运动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

编辑: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