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华阴“村企联动”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发布时间:2017-12-19 18:43:45

华山网记者郭彦辰/图文 今天(12月19日)上午,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在华阴市华西镇南严村召开,来自省市媒体的记者一起听取华阴市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实地走访了解华阴市“支部+公司+基地+贫困户”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产业脱贫新模式。

华阴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新功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华阴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向现场媒体记者作通报

华阴是国家5A级景区——西岳华山所在地,是一座风景型旅游城市。总面积817平方公里,辖4镇2办114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4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719户11174人。

据华阴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新功介绍,2017年以来,华阴市在脱贫攻坚方面严格按照中省市总体部署和统一要求,对标“一上线、两不愁、三保障”,举全市之力精准识别、因户施策,大力实施“八个一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7年度有8个贫困村摘帽、801户2800名贫困群众脱贫,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种养结合 五大保障助力产业脱贫


“我把5万元贷款交到这(养殖小区),这根据每年收益给我分红,保底是3500元,去年我已经领了一次分红了。3年后还款也是咱养殖小区统一还。”华阴市罗敷镇桥营村贫困户张侃劳告诉记者,家里三口人,妻子患病常年需要人照顾,自家以前种地收入微薄。

正在养殖小区工作的张侃劳

“再加上我在这务工一个月1200元,村里还给安排了公益岗位每月有500元工资,老伴看病的钱政府也给报了,现在算下来一年能收入25000多元呢。”正在忙碌的张侃劳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今年脱了贫,生活更有信心了。

桥营村村主任王永江向现场媒体记者介绍养殖小区

张侃劳务工分红的地方就是位于华阴市罗敷镇桥营村北500米的肉羊养殖小区,据桥营村村主任王永江介绍,2016年10月,在村上多方考察的基础上,成立了桥旗营村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也就是‘养殖小区’,以‘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为蓝本,贫困户以政府直补的产业基金购买8—12只肉羊,寄养在此,由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喂养、防疫、管理、出售,最后再根据协议,将成本外的纯利润全部返还给贫困户。2016年共吸纳贫困户24户,共计发放分红8.4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个。

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少鹏介绍到,为了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桥营村在罗敷镇党委指导、包联部门财政局援建、致富能人带头,合作社统一规划等各方努力下,投资420万元发展桥旗营肉羊养殖产业、投资300余万元成立鲲鹏种植合作社,并通过“部门引导、市场运作、公司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壮大了产业发展。

“这个大棚发展的好,我种了4亩的丹参收入7000多元,比原来种粮食收入翻了几番。”62岁的万旺孜是村里的贫困户,自己患有肺气肿大,大儿子又是残疾,老伴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重体力活,以前全家人靠种粮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我现在还在咱这棚里务工,一天能挣120元,把家里的地流转了9亩,一亩500元,村上今年还帮我盖了新房,收入也增加了,新房也住了,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我打算年后再接再厉,都种上药材。”万旺孜说起未来的规划,脸上充满了憧憬与笑容。

华阴市财政局副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少鹏介绍桥营村5大保障助力产业脱贫的情况

“温室大棚建成6个,14个正在建设中,依托产业大棚可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刘少鹏说,桥营村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聘用到产业基地工作,保障日工资不低于100元,年收益不低于3万元;对符合贴息贷款条件的贫困户,以5万元贴息贷款入股合作社,保障年分红不低于3500元;对贫困户中因残、因病、60岁以上老人等人群,合作社拿出扶贫公益基金发放实物,加大关怀保障;对贫困家庭学生根据年级区分,从扶贫基金里拿出资金给予学费补助保障;对全村贫困户,围绕村级产业发展,扎牢致富保障,实现了产业带动整村脱贫奔小康的目标。

发展冬枣产业 销售纯利分红带动脱贫信心


“我现在是这一片的小组长,帮着22户(贫困户)一起种冬枣,是村上发展产业带我今年脱了贫。”今年56岁的武少平家里有5口人,妻子前些年出车祸成了植物人,家里孩子还小,当时家中维持生活都很紧张。


武少平所作的打油诗,表达了他对政府的感谢之情

“我现在务工每天都有80元的收入,去年村里分红给了3300元,这个月又给了1600元,媳妇看病的钱也给报了,孩子上学也是免费,村上今年还帮着把房子盖了,真的是感谢政府,感谢好政策。”武少平说,妻子出事后家庭负担加剧曾一度让自己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精准扶贫后,村上的扶贫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多次开导他,帮助他,使得他重拾了脱贫的信心。现在武少平不光自己脱了贫,他还成为了22户贫困群众的小组长,帮着他们一起种冬枣,一同脱贫。

华西镇焦镇村党总支书记刘许友详细介绍了冬枣种植产业销售纯利分红的产业脱贫模式

华西镇焦镇村党总支书记刘许友告诉记者,自己有果树种植的经验,结合村上实际情况,制定了“以土为本、市场引导、科技先导、调整结构,多经并进”的发展思路和“公司+农户”订单农业之路,成立了华阴市友诚农林开发有限公司,2015年建成了焦镇村冬枣种植产业基地。基地冬枣每亩年收入达2.5万元,年纯利润1万余元。基地采用“支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方式对贫困户进行带动,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销售,销售纯利润的30%作为再次分红,由22户贫困户平均分配,村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进入基地务工,日新不低于80元。保证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不低于3050元,确保了全村22户贫困户的稳定脱贫。

日光温室大棚 产业带动提升人均收入


走进华阴市华西镇南严村,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平整的水泥路一直通向了贫困户致富的日光温室大棚。

“这种圣女果的效益比以前种西红柿好多了,我现在一年能挣5万元。”今年54岁的邱振刚告诉记者,妻子视力有障碍,家里只有自己一个劳动力,自己虽然从2010年就开始种植大棚,但一直缺乏技术和资金,收入微薄。

邱振刚大棚里的圣女果长势喜人

“去年我入了1万元进村上的大棚产业,每年保底都能分3000元。”邱振刚说,自己还贷款承包了2个日光大棚种植圣女果,一亩每年能产1万5千多斤。

正在大棚里劳作的邱振刚

“现在政府的政策太好了,不光给孩子免去了学费,还出资帮我盖了新房,种大棚村上还帮着销售,这苗子还没种进地里,客商的定金已经下了。”各项政策激励了邱振刚脱贫的自信心。他告诉记者,明年打算再承包一个日光大棚搞种植,相信自己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华西镇南严村村主任张勇介绍日光温室果树产业扶贫基地

据华西镇南严村村主任张勇介绍,南严村日光温室果蔬产业扶贫基地占地30亩,主要种植圣女果,2017年圣女果每斤3元,每棚销售收入达到9万元,纯收入达到6万元。扶贫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行模式,村集体整合18户贫困户贴息贷款和产业扶持资金作为集体股,两委会成员、技术能人作为合作社成员现金入股,贫困户以产业直补资金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销售,股份收益按照村集体占股61.19%,合作社成员占股11.94%,贫困户占股26.87%的比例进行分红,贫困户每户分红超过3000元时,按实际收益分红,不足3000元时,由村集体所占股份收益中补足3000元保底。今年12月,合作社向18户贫困户发放一期分红共18000元。

贫困群众自主发展模式、经济合作组织带动模式、开展光伏扶贫、发展村级脱贫产业等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更好的激发了他们内生的脱贫信心,保障了2017年度减贫目标的全面落实。

“思想重视是核心,精准施策是关键,合力攻坚是保障,内生动力是根本,精准脱贫是目标。”华阴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新功表示,华阴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举全市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市所有人民与省市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编辑:郭彦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