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师:用爱叩响无声世界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里,我们祝所有女性朋友节日快乐,天天美丽。在高新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女性团体,一支由二十四位女性组成的教师队伍,她们以“师者”之心奉献“母爱”、以“母亲”之爱注解教育,一百三十多名聋哑儿童在她们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在三八妇女节里,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群特教老师们。

一遍两遍,无数次的重复和夸张的肢体语言,这是胜利聋儿语训学校所有老师课堂上的常态,通过唱歌,游戏和聊天的方式,他们耐心的鼓励孩子们一遍遍重复同一个词语,让孩子们摆脱手语束缚,真正掌握听说能力,有时候一堂课,往往需要三四个老师一起上课,而更多的时候,她们不仅仅是教孩子们知识的老师,还是照顾孩子们一天生活的“保姆”。吃饭,上厕所,检查耳蜗,添加衣物等等,母亲和老师,这两种身份在她们身上发生着混同,交融成她们对这些特教儿童至深、至诚的爱。

高新区胜利聋儿特教学校教师 谢文娟:看到他们一天天的成长,让我觉得在这里也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单训教室里,特教老师辛花荣正在一对一对孩子进行声音辨别训练,她告诉记者,聋儿在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必须通过科学的语言康复训练,才能逐步掌握语言,正常交流。正在上课的这个孩子叫涵涵,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堂师生之间的授课,更多的是和外界的一种交流。

高新区胜利聋儿特教学校教师 辛花荣:因为孩子家里情况比较特殊,爸爸妈妈还有她的姥姥都是这种情况,孩子在这块接受的是语言教育,回家以后是一个静音的状态,所以孩子在这学了一天,回去就被摁了静音,没有效果,为了让孩子尽早的融入这个主流社会,所以我就把她带回家了。

每天上完课,辛花荣就会骑着自行车,把孩子带回自己家中,喂奶、洗衣服、讲故事,陪孩子睡觉,尽心照顾着这个小天使。

在胜利聋儿特教学校,老师们不仅要对孩子的听说能力进行早期干预、跟踪抢救,还要通过音乐、舞蹈、美术,手工等课程的设置,让他们尽早的进入正常的学校,融入社会。从2000年学校成立至今,学校已培训特教儿童500多名,其中70%的儿童进入普幼普小随班就读,有30%进入高职学校学习。

幼儿家长:那有变化,娃来了啥都不知道,娃现在耳蜗也做了,老师给补课,给娃交,娃现在还可以。

幼儿家长:我觉得老师和家长一样,有一样的心情,因为像他们这些孩子,不能和正常孩子比,我感觉他们就是像妈妈一样。

高新区胜利聋儿特教学校 校长 吕秋爱:当孩子会发一个音的时候,我们老师是特别高兴,以前是十聋九哑,现在是十聋九不哑,只要看到这些孩子能说话,活泼可爱,我心里感到特别高兴。

用真情让孩子们听见世界的声音,用耐心让他们发出美妙的声音。24名女老师将她们全部的爱倾注在这些特教儿童身上,她们是老师、是母亲。就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像她们一样的女性工作者,她们积极活跃在各行各业,发挥一线“主力军”作用,让我们为劳动妇女点赞。

编辑:都市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