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美临渭》崇凝镇竹冯村:激发群众主体意识 让美丽乡村更加美丽
(记者:盛戈)自2016年开始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崇凝镇竹冯村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项目整合、整体推进的方式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方位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和举措,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各方努力,现在的竹冯村,村道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群众赞不绝口。
向百忍是崇凝镇竹冯村村民,祖祖辈辈一直居住在这里,近几年,村上开始搞美丽乡村建设,原本打算和儿子一起搬到城里居住的他,看到村庄一点一点的变得漂亮起来,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和老伴一起翻修起了家中的老宅子,决定继续居住在此。
崇凝镇竹冯村村民 向百忍:卫生工作搞得很好,有打扫卫生的,也有公厕,一切道路都畅通。现在农民的生活比前几年好得多了。
老人所说的是近年来村子的快速变化,这都是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功劳,而在之前,竹冯村并非眼前这般干净整洁的模样,卫生脏乱差的情况属于常态,说起这些,村民们记忆犹新。
崇凝镇竹冯村村民 向百忍:前几年(卫生)很差,那就没人管,谁倒管那事(打扫卫生)呢。那垃圾胡乱扔,没人管,人想倒到哪就倒到哪。
崇凝镇竹冯村村民 郭济川:那以前村道根本是高低不平,村道烂泥遍地,现在村道都是水泥路,比以前确实好得多了。
为了让群众生活的更舒适,今年年初,崇凝镇把竹冯村定为今年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村,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们倍加珍惜这个机遇,先后争取资金120余万元,硬化村道2公里,进村主干道拓宽1公里,修建排水沟600余米,安装路灯150余盏,高标准打造公厕一个。同时,打造村铭楼一座,文化墙500余米,规整花坛20余个,栽植各类苗木2000余株,沿路铺设草坪1850平方米,全村基本实现“静、绿、亮、美”。
崇凝镇竹冯村村民 郭济川:这比以前好得多了,我现在村道变化的很大,变化一大群众心情都很好。
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于充分激发群众主体意识,如何能让“美丽”的成果得到保持,彻底扭转传统农村脏乱差的生活方式,竹冯村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通过召开村组干部群众会等形式,全方位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和举措,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组织在家群众就近参观靳尚、永庆寺等全区美丽乡村示范村,看差距、找不足、学经验,群众由“让我干净”转为“我要干净”,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自发的清理门前五堆、户厕,做到了垃圾定点投放,门前无乱堆乱放等现象。
崇凝镇竹冯村村委会主任 向渭峰:村民的思想意识都提高了,特别是公共意识强了,只要集体说啥,动员起来都自觉地参加,积极的配合。
同时,竹冯村还强化日常管理,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并重,组织党员干部、发动广大群众,先后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每个村民小组设置1名保洁员,每个自然村设置固定垃圾收集点,实行村道一日一扫,垃圾日产日清。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全村重点打造了一条党员示范路段,评选出了3户党员美丽庭院,为群众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些措施的实施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崇凝镇竹冯村村民 向百忍:那有些群众乱倒(垃圾),其他群众就说呢,看到你(乱倒垃圾)路上不干净,那就有影响呢。
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美丽的竹冯村初步形成。为了增添美丽乡村建设持久动力。竹冯村结合脱贫攻坚工作,依托当地优势,把推进环境整治与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樱桃和花椒等特色效益农业,农民富裕了,必将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持续的动力和后劲。
崇凝镇竹冯村村委会主任 向渭峰:从种庄稼来说,咱这边主要是以种庄稼为主,小麦玉米这年收入就是800到1000元,但是花椒一亩地的效益现在在我村表现出来就是5000到6000元,高效益可以达到7、8千元。为此确定发展花椒产业,向全村辐射,提高我村村民的经济效益。
编辑:于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