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网

陕西渭南网络电视台

董杨村第一书记王磊:当好群众“火车头” 带领群众奔小康

发布时间:2017-07-24 19:29:12

(记者:陈轩)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当前的脱贫攻坚战中,贫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无疑就是带领群众奋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火车头”,自全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区委、区政府共向全区72个贫困村派驻了第一书记,这些第一书记一到任,就积极利用身在党政部门的优势,俯下身子,沉下性子,用真心真情服务贫困群众,赢得群众赞扬,今天,记者带您去认识一下临渭区阳郭镇董杨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王磊。

临渭区阳郭镇董杨村第一书记 王磊:西民叔,那这次通过数据清洗,把咱屋这一家四口人纳入到贫困系统里头,你觉得有啥改变没有?

临渭区阳郭镇董杨村贫困户 董西民:那心情肯定好么,(生活)改善了,心一下轻了,我今年已经都63(岁)了,再一到后面咱咋弄。

这个正在说话的人叫董西民,是临渭区阳郭镇董杨村的一名贫困户,坐在他对面的是区手工业联社派驻董杨村的第一书记王磊,每天不定时上门看望村里的贫困户,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困难已经成了王磊工作的日常,而作为重点扶持的贫困户,董西民家的情况时刻牵动着王磊的心,说起董西民,王磊讲出了事情原委。

董西民家有四口人,女儿患有先天智力障碍,女婿常年不在家,对家里的照顾微乎其微,孙子还在上小学,一家的生活全系在董西民身上,在没被认定为贫困户之前,全家的生活主要靠董西民在砖厂打工维持,收入不固定不说,还经常入不敷出,而之前他家并没有被核定为贫困户,在今年4月份的全区扶贫数据清洗工作中,王磊了解到家的实际情况后,根据贫困户认定方案中的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标准,将董西民家一家认定为贫困户,这对于今年已经63岁,还要独自一人负担全家生活开支的董西民来说,压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临渭区阳郭镇董杨村贫困户 董西民:原来自己那个心情愁得没办法,要承担娃的(学杂费),还要承担一家三口一年的生活费,这次享受了国家这个政策,对自己减轻了心理负担,这下自己心里非常高兴。

临渭区阳郭镇董杨村第一书记 王磊:下一步咱根据董西民家里的实际情况,因为他家现在劳动力比较缺少,现在准备让他把现有的三亩半的土地,一亩半的坡地发展成花椒产业,减轻其劳动量,增加其经济收入。

自去年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一年多的时间,王磊积极思考村里的产业发展之路,在经过调研后,最终将花椒种植作为了村里的主导产业,他与董杨村下辖的东坡杨自然村的包联单位区城建办协作,大力引进优质花椒,并开办农民夜校,向村民讲授科学的种植技术,目前村里的优生花椒面积已经达到了100多亩,加上村里之前的300多亩核桃,群众的收入相比之前有了显著增加,目前村里的贫困户仅剩20户,贫困户们都树立了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脱贫指日可待。因为工作出色,今年7月1日,王磊还受到了区委的表彰。

临渭区阳郭镇董杨村第一书记 王磊:下一步,在农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增强贫困户发展的动力和意识,让“让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继续发挥农民夜校的优势,使(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产业扶贫力量,根据各户实际情况,一户一策,精准到户,使其产业做大做强,2017年预计发展花椒300亩,核桃100亩。


编辑:于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