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网

陕西渭南网络电视台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周文科:身为党员走在前 一心一意为群众

发布时间:2017-04-12 19:48:16

(记者:张杰)在临渭区蔺店镇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到渭南不到蒲阳,不吃不看不体验,你就没有到过渭南县”,这说的就是蔺店镇蒲阳村,衬托出的是蒲阳村快速发展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如果把蒲阳村比作是一艘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激流勇进,那么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全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杆个人、蒲阳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周文科。

蔺店镇蒲阳村村民 刘党婷:(记者)您知道周文科吗,(群众)知道啊 那是我们村的书记,(记者)那您觉得他怎么样,(群众)那个人太好了,我们村大小事有什么, 我们书记很热情就帮他。

蔺店镇蒲阳村村民 秦当珍:谁家有事他都是第一个赶到,在我心里他就是最好的大好人,任何人的事就像是他的事一样。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村民,大家都异口同声的称赞周文科是个好干部,大好人,周文科真如村民口中说的那样好吗?记者见到周文科时,他正在村部值班室处理相关工作,正在记者准备上前与他交谈时,周文科接到了村民李高勇的求助电话,他急忙起身前往。

蔺店镇蒲阳村村民 李高勇:我今天找周书记就说我爸出院接一下,周书记就说可以啊什么时候出院说一下,安排车人去把我爸接回来,我很感激,但是我这个人不会说话但是心里十分的感谢,就说心里话十分感谢,我不在家的时候(周书记)经常照顾(我父亲)。

原来李高勇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他的父亲在十天前不小心摔伤了腿,由于家里无人照看,周文科发现后,就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将其送到医院,并为他办理好了一切住院相关手续,李高勇的家人十分感动。在蒲阳村,像李高勇家这种子女常年在外打工,只留有老人或儿童在家的家庭有很多,而为了能让在外打工的群众能够安心,周文科也是亲力亲为。

蔺店镇蒲阳村党支部书记 主任 周文科:我们每年都要开在外打工务工座谈会,给在外打工者说你在外面安心打工挣钱,家里老人小孩你就不用管,有什么事就可以找村干部包括每个党员,随便给他说有啥困难需要帮忙的他都会尽力帮,在我们村现在形成良好风气一种乡情村情友情。

在与周文科的交流中得知,在担任蒲阳村党支部书记前,他从事水果生意,由于为人正直,做事讲诚信,也为他积累了财富,后来回乡开办了苗圃种植基地,1998年担任蒲阳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后,看到乡亲们还过着穷日子,他心里不是滋味,决定要带领乡亲们也致富、过上好日子。

2001年,他从自家的苗圃基地里为乡亲免费提供了100亩的苹果树苗和100亩的葡萄苗,总价值约21万元,想通过发展种植业帮助乡亲们增收。村民付新友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当时在得到了周文科提供的果树苗后,他种上了两亩苹果树,也正是这两亩苹果让付新友脱了贫。

蔺店镇蒲阳村村民 付新友:通过提供了这(秦阳苹果)以后,几年的作务现在也能看来经济效益也好了,作为个人家庭经济收入也好了,各方面条件都能提升了。

蔺店镇蒲阳村书记 主任 周文科:秦阳苹果现在效益很好一亩地就是八九千一万元,但是投入还是很少一亩地纯收入七八千元。

帮助村民致富,只是周文科众多愿望中的一个,他希望村里所有的人都能生活的更好,更有尊严。自担任蒲阳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积极带头,自己出资先后帮助村里修建学校、村道路,并免费将自家的宅基地捐给村部,修建成了村史馆,成了村民免费活动的场所,他还从自家的苗圃基地里免费拿出苗木绿化美化村里环境。

如今,村里不论是人居环境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完善,村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周文科考虑的却不仅仅是眼前的事情,为了拓宽村子发展路子,他与村两委以党建为引领,总结提出了统领蒲阳各项工作“3321”工作机制,创建了“党建+X”模式,实行党员包户工作制度,并在挖掘蒲阳古城文化的基础上,成功打造了红色党建馆、村史馆、功德银行、垃圾兑换银行等,让蒲阳村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省内外各机构组织纷纷前来观摩学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周文科的各项工作也得到了镇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蔺店镇镇长 杨扬:我认为周书记在各方面在我们新时期,基层农村党员干部当中树立了表率,树立了很好的让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去宣传给他大大一个点赞。

正是怀揣着一颗为民服务的红心,近年来,周文科先后多次被评为中共优秀党员,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普带头人,市级科普带头人等多项光荣称号,面对诸多荣誉,周文科依然低调的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他说,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能请你办事,证明他心里有你,信任你,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

蔺店镇党支部书记 主任 周文科:成绩是有一点点真正和好的兄弟村相比还相差的很远,我们现在奋斗的目标是学河南的南阶村,比咸阳的袁家村,最终要把蒲阳村要发展到各个腰包富起来。

编辑:临渭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