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美临渭》阳郭镇高李村:产业环境两手抓 共建富美幸福村
(记者:王林)阳郭镇高李村是临渭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第一批标杆村,下辖7个自然村,2857人,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为主。自2015年3月美丽乡村建设以来,高李村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围绕“村庄宜居、产业富民、平安文明、生活幸福”的总目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猕猴桃种植,不仅为群众生活提供了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更为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产业基础。
记者来到高李村村部的时候,村里邀请了农技师正为村民们进行“猕猴桃苗期春季管理”专题培训,农技师从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等方面对村民进行详细讲解区,为村民答疑解惑,这样的培训在高李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2015年开始,村里就不定期的邀请农技专家为村民进行培训,村民们也是十分受益。
阳郭镇高李村村民 高牛娃:通过这个培训,专家的讲解,使我们能提高对猕猴桃管理的认识。
据了解,在2015年以前,高李村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和小麦为主,收入微薄。2015年3月,自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号角吹响后,高李村决定从产业方面入手,通过实施耕地“化零为整”,鼓励村民发展经济作物——猕猴桃产业,先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决策一出,受到村民们拥护。
阳郭镇高李村村民 高东娃:这么多年种的都是玉米和小麦,群众收入不大,去年村里把地推了,就栽植了猕猴桃。
阳郭镇高李村副主任 李高飞:以前一家都是三四片地,现在统一收上来以后,一整平,一家一片,发展猕猴桃产业。现在我身后这片地,就是现在已经搭好的猕猴桃网架,这是在区委区政府号召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村以产业为龙头,先让群众腰包鼓起来,美丽乡村各方面都能搞好。
李高飞告诉记者,每亩猕猴桃的生长期为三年到四年,成熟后,每亩猕猴桃可以产生四五千元的效益,村民们一算账觉得非常划算,种植猕猴桃的热情也就自然高涨了,据统计,截至目前,高李村已经栽植猕猴桃2170多亩,猕猴桃种植已经形成了规模,村里顺势成立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待到果子成熟后,合作社将帮助村民实现产销一条龙,走完了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了,2015年,村里先后经过多方协调和筹措,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拓宽了村里道路4.2公里,修建文化墙700平方米,排水3公里,涝池4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64盏,绿化带及门前绿化基本普及,而且还修建了一个文化广场,平日农闲时坐在广场上唠唠嗑,锻炼锻炼身体,较之前得到环境相比,村民们可是乐的合不拢嘴。
阳郭镇高李村村民 李卫民:广场这地方以前就是烂草、拦地、一些树,这以后把这修成现在这个情况,这路以前也是很窄很窄,现在也修宽了,也修平了。
阳郭镇高李村村民 李争宪:公路有规则的修建,群众的门口都栽了花栏,这样的情况我们以前想从来都没有想过。
与此同时,为了保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高李村实行了村三委会干部包片制,党员、保洁员包组包巷制,把村里的环境卫生整体划分为了若干份,要求每个人都要守好自己所包联的“一亩三分地”,每天进行检查,卫生差的进行惩罚,卫生保持较好的给予奖励,一下子就提升了村里的环境卫生效果。如今,走进高李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宽敞的村组道路,色彩丰富的文化墙,整齐划一的屋舍院落,健身器材完备的休闲文化广场,时值春暖花开之际,村民们在凉亭里谈笑风生,在樱花树下闲庭漫步,俨然一副新时期的田园风光,而对于村下一步的发展,高李村也已经做好了新的打算。
阳郭镇高李村副主任 李高飞:2017年,我们高李村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主抓两件事,一是村容村貌的整治,再一个就是门前花栏的绿化,再就是对三个组进行亮化,在产业结构上,加大力度,引导群众春季嫁接猕猴桃,使群众早日得到收益。
编辑:临渭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