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火葬改革 倡导丧葬新风
在我国农村,土葬是千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的习俗,在老百姓的心中,“入土为安”这种观念可谓是根深蒂固。近年来,随着环保之风的盛行,国家加大了对于农村的殡葬改革的力度,推行火葬就是改革中的重要一环。火葬在农村的推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逝者为大,落叶归根,火葬对于农村部分家庭来说难以接受,而这种状况,对工作人员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西关村位于庄里规划区内,是富平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全域火化村,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通力配合下,西关村殡葬改革卓现成效。
西关村庄里试验区殡葬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也为富平县推行殡葬改革提供了有利的经验。
据了解,根据民政部发布《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市民政局在全市农村殡葬改革过程中,采取以点带面的工作措施,以党员做突破口,提倡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按要求必须履行火化政策,并向群众积极宣传。
关于农何要推行火葬?《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里有明确要求:第一:深化农村殡葬移风易俗
农村其实相对城市来说,传统观念浓厚,有一种现象在农村较为常见,即丧事大办,对于农村人来说,红白喜事都是头等大事,但是“厚葬薄养”不是一个好的风俗习惯,需要进行优化改革;
第二:治理农村散乱埋葬
农村殡葬存在这样的现象,即“散葬乱埋”,村民都在自家地里自建坟冢,没有规律,特别乱,这样既不利于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也容易引起村民之间的争端;
第三:推行节地生态安葬
相较于传统的土葬,火葬的占地面积较少,对于资源的消耗也更少;这是国家进行殡葬改革的最主要目的,即节约土地资源,生态化安葬;
既要解决治丧费用问题,又要帮群众迈过心里的“坎”,逐渐为当地群众所接受,火葬的推行在农村地区仍然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行走在殡改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却深知,不断革除丧葬陋习,文明礼葬,不断节约土地,才是推动农村振兴,美化村域环境的一条良性可持续发展道路。
编辑:贺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