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网

陕西渭南网络电视台

助力脱贫 草编织出幸福梦

发布时间:2019-03-15 18:11:38

近年来,我市社会组织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截止2018年,全市社会组织达到了2923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临渭区桥南镇,当地的编织协会带领贫苦户一共开发传统的草编产品,让当地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在临渭区桥南镇花园街道的这个小院落内,闲暇时节,村里的留守妇女就会聚集在一起,大家一边做草编一边聊天说笑。王淑利家住桥南镇五渠沟村,每天只要没事,她都会来这里。

王淑利说的协会就是桥南镇成立的渭南市妇女手工编织协会,草编是关中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手工艺,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主要是利用麦秆、玉米皮等天然材料,通过手艺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物美价廉深受人们欢迎。桥南镇的草编历史悠久,但并没有统一组织,2016年,退休后在家的张静组织大家成立了渭南市妇女手工编织协会。

张静想通过协会做草编工艺品,提高大家收入,特别是带动当地贫困户能够脱贫致富。协会成立后,要统一对外销售草编手工艺品,虽说当地草编技艺代代相传,但是要走草编深加工的路子,以前大家掌握的技艺远远不够。

通过学习培训,村民们终于学会了编织技术,可是大家刚一开始做草编制品的时候,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些村民做出来的产品质量不过关,达不到市场要求,这让张静犯了难。

产品不够关,肯定没办法销售,而大家干了活,如果没有收入,将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再也没有人愿意做草编工艺品,特别是一些贫困户,有可能又回到了原来的路子上去,经过再三考虑,张静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通过继续培训和鼓励,慢慢的,村民们编织的技术也比以前更好了,做出来的产品也更精细化了,产品生产不用愁了,可是这个时候,张静却打起了退堂鼓。

看到大家辛辛苦苦制作成型的产品卖不出去,张静十分难受,那段时间,张静一下瘦了10斤。想着每天坚持编织的贫困群众,张静坚持了下来,他想尽各种办法找销路,而一次偶然的做法让当地草编工艺品突然一下火了起来。

现如今,张静的手工编织协会也逐渐走向正轨,协会的产品有各式各样的精品草帽,草编垫子、香包花瓶等60余种。协会成立以来,在各级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举办草编工艺品技术培训十余次,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参加杨凌农高会产品展销,草编成了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组成。


编辑:贺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