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古潼关,是一座什么样的“关”?

发布时间:2024-09-05 08:33:43

潼关,既是一道“关门扼九州”的险关,又是一座“终古高云簇此城”的古城。

图片

航拍潼关古城景区

“潼关城,两头尖,北靠黄河南靠山,蝎子山,凤凰山,麒麟送子印台山,六座城门两水关,五里暗门不见天,西走十里脚不干,上到城墙转一圈,始知天下第一关。”这首童谣,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明清时期潼关城的形状、位置、建筑风貌、规模大小以及重要地位。

黄河天堑波澜壮阔,苍莽秦岭雄浑磅礴,天下雄关气势恢宏,三者交相辉映、层层累积,孕育出潼关极为厚重的文化底蕴。其独具特色的 “关隘文化”与雄关一道,矗立为一道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所散发的无尽魅力令人叹服。

(一)古潼关,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它南依巍巍秦岭,北临滔滔黄河,山河之间是南北走向、长约30里的禁沟,禁沟西岸建有“由南郊以抵山麓”“三里一城”、共“计三十里”的十二连城。秦岭、黄河、禁沟、十二连城共同构成了“工”字型防御体系,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天造地设的军事屏障,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自东汉至唐,潼关经历了“三度建关、两度迁徙”。明朝《山海关志》记载:“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

图片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势衰,群雄逐鹿,烽烟四起,“函谷关”应运而生,成为重要关口。自秦汉以来,沿渭水、黄河南侧通往河洛地区的道路,一直是连通长安和中原地区少有的孔道,史称“崤函道”。历史的脚步向前迈进了近千年,由于黄河泥沙不断堆积,函谷关以北的河岸持续抬高,函谷关原本险要的地势被大大削弱,处在谷地之中的函谷关军事地位逐渐衰微。东汉建安元年(196年),防御东边的关口向西迁移到了更贴近黄河、渭河及洛河交汇处的黄土塬上,函谷废而潼关立。至此,潼关替代了函谷关,承担军事要隘的重任。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起兵进犯洛阳,曹操率兵在潼关迎战,最终以计谋挫败马超,史称“潼关之战”,潼关初现史册,并因而成名。

图片

潼关古城南城墙下一条保留了明清时期建筑的居民老街--水坡巷

东汉末年潼关建立,《水经注》云:“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关名首次出现在《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十六年曹马之战的记述上。汉潼关建在今“上南门外四里”的麟趾塬上(今城北村南),东起远望沟,西至禁沟,长约1500米。它具有监测敌情、通讯报警、驻扎军队的功能,可发挥南接秦岭、北临黄河、东有牛头塬的地理优势,利用禁沟天险阻断东西道路,阻止西面来犯之敌,护卫东都洛阳。

隋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废除汉潼关,在禁沟和潼河交汇处筑城建关,是为隋潼关。《资治通鉴胡注》载:“唐时谓之禁峪关。左有谷,平日禁人往来以摧征税,因谓之禁坑。”从规模和作用上看,隋潼关充其量是个交通、军事关卡。

图片

武则天称帝后,迁都洛阳,她于天授二年(691年)下诏,设立潼津县,并依山傍河建造潼关城。唐潼关城据险设关,虎踞当道,军事防御功能更加强大。在唐潼关城东,有一条长5里、深约10米、宽三四米的沟谷,人称“五里暗门”。“第一关”(金陡关)就建在“五里暗门”东端进沟数十米处的沟道中,使得潼关城更加易守难攻。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大诗人杜甫从洛阳回华州任所路过潼关时,在其《潼关吏》一诗中,“窄狭容单车”就是对“不见天”的“五里暗门”的真实写照。

图片

唐之后,宋元明清均在唐潼关城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扩建、修葺、增建、加固。尤其是明清两朝,在潼关城建设上更是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据史书记载,明洪武七年(1374年)、九年(1376年),朝廷先后设潼关守御千户所、潼关卫(辖千户所)。历任卫指挥对潼关关城建设极为重视,对潼关城进行扩建,在城墙上兴建关楼,修建南北水关,在南北水关上建造关楼,增建东西城门的瓮城及瓮城城楼,重修城楼并起名题匾。清代,潼关城建设从未停止,为北、东、西三面城墙包上了城砖。据专家研究,乾隆五十二至五十六年,朝廷对潼关城进行了为期四年多的维修,耗资高达135万余两白银,是历史上潼关城最大的维修工程。

图片

夕阳下的潼关古城景区

1938年春,日军占领晋南风陵渡之后,潼关成为大西北抗日的最前线。潼关雄伟的城墙、高耸的城楼遭受了日军无数次隔河炮击,城池也遭遇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空中轰炸,城内到处是瓦砾碎片、断壁残垣。

20世纪50年代,因修建三门峡水库,处于渭河下游的老潼关被划入淹没区,整个县城南迁至10公里外的吴村。当时正是经济困难时期,新潼关县城里建筑材料短缺,群众只得拆掉城墙、关楼。承载着老潼关厚重历史的城砖,被不断地运往新县城,垒成了院墙,埋进了房基。唯有老潼关南门附近一条800余米的水坡巷留存了下来。

(二)“关是一座城,城是一道关”。

以雄、奇、险、峻著称的古潼关,是中国著名的关隘重地,古人笔下的“百二重关”“三秦锁钥”“四镇咽喉”就是它的代名词。作为“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的关隘,潼关一次又一次印证了“关门固则全秦固,全秦固则京畿固”的论断。

历史悠久。作为天险重关和历史名城,潼关有着众多名胜古迹和美丽的神话传说。仰韶文化的发现,印证了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这里,有炼石补天女娲氏的内陵,有夸父追日弃杖为林的夸父峪,有采铜铸鼎的黄帝庙,有周纣交兵闻太师落马的地方,还有白云山、广通渠、杨震墓、杨素墓等历史古迹。

图片

文化厚重。古潼关作为城池,它是历代军事指挥机构、官府衙门的所在地,各种办公场所、文庙学堂、牌坊楼阁、宗教寺观等应有尽有;作为关城,潼关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过往或驻足的地方。“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等千古名句,已成为人们对远去的古潼关最经典的记忆。风景壮美。古潼关景色优美、绚丽,明清诗人笔下的潼关八景,早已深入人心。八景中的雄关虎踞、谯楼晚照、道观神钟为城内之景,中条雪案、秦岭云屏、禁沟龙湫和黄河春涨、风陵晓渡为城内远观、近瞧所见之景,大气磅礴,引人入胜。今天的潼关,古城内的水坡巷仍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是中国北方水街的典型代表;岳渎景区,“一阁尽览三省景,双眸凝望千古流”,将潼关的景区有机连为一体;古渡口景区则充分展现了潼关渡口文化,让人领略千年古关别样的美。

图片

重要枢纽。古潼关是连接秦晋豫的枢纽,也是三河交汇之地,四面八方人流、物流汇聚的地方。“山河表里潼关路”,自周秦汉以来,一直是黄河金三角区域陆路、水路交通的中心。这里黄河航运发达,西汉初期在潼关设船司空县,潼关古渡、风陵晓渡历史悠久,成为连接秦晋的水上交通要道。西周时期的桃林塞路、秦代的东方大道,再到1922年陕西第一条公路西(安)潼(关)公路的修成,宣告驿运时代的衰落和公路时代的开启。1931年陇海铁路通车到潼关后,潼关城内人流骤增,街道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古潼关作为中国古代经济、军事、文化、交通的重要枢纽,多元文化的交融造就了别具一格的特色饮食,“名传三百载”的潼关酱菜与贵州茅台酒同获1915年巴拿马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奖,潼关肉夹馍入选舌尖上的非遗,还有潼关独特的风味鸭片汤和黄河鲶鱼汤,一道道美食,历经时光的磨砺和历史的跌宕,激活着食客的味蕾。

(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作为一座城,一道关,潼关如何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动县域文旅产业实现从结构单一到多产融合,从一枝独秀到全域绽放?

图片

潼关古渡口景区唱好黄河文化“大合唱”。天下黄河十八湾,最美一湾在潼关。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把沿黄生态环境打造好,把黄河岸边的古城遗址保护好,聚力打造“黄河最美第一湾”;摸清非遗资源底数,经常性举办民间文化活动,推动县域非遗文化发展;通过加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将古潼关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良好的自然遗产资源禀赋,转化成旅游产业发展的软实力,转化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点燃文化赋能“助推器”。运用创新思维,探索创新路径,使文化与产业转型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态支撑,激发产业新活力;突出文化展示传承、品鉴体验、产品销售等功能,精心布局、高标准建设一批特色主题博物馆、村史馆;将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升乡村的文化品位和生态环境,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使其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图片

潼关古城景区擦亮千古潼关“金名片”。“山河表里 千古潼关”是潼关这座城市对外的一张响亮名片,彰显着潼关的底蕴和魅力。精心做好“借势发力、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大文章,从独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山川地貌中找准发力点,切实提升城市软实力,让其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您如果得空,何不来潼关看看?看看“千年雄关”的磅礴气势,欣赏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的壮阔景象。或向西,感受“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的雄伟险峻,走进“陕西小故宫”——西岳庙,穿越时光体验历代帝王的虔诚与文人的诗意;或往北走,走进秀美洽川,体验处女泉“入水不沉、泉涌沙动”的沙浪浴后继续北行,到韩城拜谒司马迁,追忆史圣风骨,触摸历史脉动……

(潼关县委宣传部供稿)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