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直通县市》潼关:手工编织 老有所乐 老有所艺 扮靓乡村文明

发布时间:2024-03-22 18:07:06

绑带常常被用来打包捆绑东西,有时还会被当成垃圾处理掉,但在潼关县太要镇老虎城村村民眼里,这些东西可是“宝贝”,他们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来编织手工艺品。

“彩云,我们来啦……”

每天中午,在潼关县太要镇老虎城村村民赵彩云家,村里的老年人都三五成群在这儿编织手工艺品。大家说说笑笑裁剪编织带、设计配色和花样,他们把这些没有用的带子变废为宝,赋予了新的生命。

潼关县太要镇老虎城村村民 王麦绒:“我们一开始就是几个人一起锻炼的,在路上锻炼呢转呢,转的时候就发现人家安光伏呢,人家这条子看着美得很,我们就想着说这不就浪费了,看这是不是能想着编个篮子,然后就把那拾回来学着编的这些。”

就这样,王麦绒和赵彩云等几位老姐妹就开始学着废物利用,用绑带来编织篮子,而且发现这种绑带结实耐用,不怕水,使用寿命还长。

潼关县太要镇老虎城村村民 黎引绒:“我们在这跳一跳舞,拍一拍抖音,我们在这娱乐娱乐,我们这些人都不孤单了。”

一个个精美的篮子、筐子、虎头鞋、百纳鞋垫,大家纷纷展示着自己的成品,相互欣赏、点赞,脸上洋溢出满满的幸福感。

潼关县太要镇老虎城村村民 张争战:“去年打工回来,闲得没事干,在街里转呢,看着这妇女组织的编篮子,到这儿以后人家给我教编篮子,学了几天,觉得这还搞得能编,编了几个篮子,觉得还行,这是我编的成果,挺有意思的。”

手工艺不仅鼓励了村里留守老人走出家门,参与集体活动,促进邻里间的互动交流,也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营造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艺的老年友好社会氛围,提升老年人的归属感、幸福感。

潼关县太要镇老虎城村党委副书记 赵鹏波:“咱们村委会将通过这个短视频及各种宣传形式,来鼓励更多的留守老人参与其中,同时也会帮助寻找更多的优秀民间手工艺人,帮教他们学习更多的这种手工艺品,将这些手工艺品当成一个产业来做,后期我们将通过这个线上线下销售,让老人们这些手工制品更有价值,并同时带动他们的收入。”

记者:杨倩 编辑:徐军

稿件来源:潼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辉

复审:李姝含

终审:惠阳

编辑: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