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帮办代办”解民忧
“你们的服务太好了!真是帮我解决了大难题!”12月7日,在潼关县政务服务中心,75岁的吉焕然对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连连夸赞。
吉焕然家住潼关县城关街道书院一巷,前段时间不小心将个人社保卡和身份证丢失。由于担心无法正常领取养老金,她来到潼关县政务服务中心咨询。
“一进大厅,就有工作人员问我要办什么业务,帮我跑前跑后,带我去银行办卡。这服务很贴心。”吉焕然说。
“老人社保卡丢失,本来只需提供一张正常使用的银行卡就行,但老人身份证也丢失了,无法办理新的银行卡。”潼关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高伟介绍,“当时老人很着急。她告诉我,老伴还在住院,需要尽快解决社保卡的问题,取钱支付老伴的医疗费。”
了解到吉焕然的情况后,李高伟立即将这一情况告诉了该中心主任汤军刚。考虑到老人年龄较大且行动不便,汤军刚就安排工作人员开车陪同老人去银行办理银行卡。新卡办妥后,工作人员向窗口单位递交了资料,帮助吉焕然完成了社保卡补办。5个工作日内,吉焕然就可以领到自己的养老金。
得知很快就能领取养老金,吉焕然非常高兴,对潼关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连连称赞。
“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提供贴心服务是潼关县政务服务中心‘帮办代办’工作的重要目标。只要群众有需求,就可以找我们,我们会提供最贴心的服务。”李高伟说。
“帮办代办”工作是潼关县政务服务中心今年的一项亮点工作。今年以来,该中心全力推动“坐等服务”向“跑动服务”转变,所有干部胸前都佩戴了“帮办代办”工作标牌。
“中心工作人员每天会在大厅主动了解群众诉求,帮助解决问题。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领表填表、帮助办理业务等服务,对申请材料、办理程序较复杂的事项,提供‘一对一’全程帮办代办服务。”汤军刚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潼关县政务服务中心共办结各类政务服务事项6万余件,向群众和企业提供帮办代办190余次、上门服务23次、延时预约服务超过200次。
为了进一步服务办事群众、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潼关县政务服务中心在“帮办代办”的基础上开通了“潼小二”业务,向办事群众提供政务公开、业务咨询、帮办代办、投诉建议等贴心服务。围绕政务服务工作动态、最新资讯、操作流程等内容,在微信和抖音持续发布简明便捷的办事指引,推动实现所有入驻大厅的政务事项抖音可查、微信可知、电话可约。“‘潼小二’上线4个月以来,通过电话、微信和抖音向群众答复业务咨询300余次,部分高频事项办事指南浏览量达到6万多次,实现了市长热线12345平台连续3个月零投诉。”汤军刚说。
今年以来,潼关县围绕营商环境突破年服务群众、服务企业,聚焦事项办理持续突破,重点改革任务有力推进,服务质效不断提升。目前,全县新增经营主体956户,同比增长20%,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个工作日,企业年均纳税时间压减至70小时,16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实现线上办理。“下一步,潼关县将厚植县域经济发展沃土,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汤军刚说。
记者手记 | 既有“速度”,又有“温度”
日常生活中,社保、医保、上学、户口迁移等群众身边事,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一旦办得不好,就会成为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把群众身边事办好,做到为民服务、为民解忧,既要体现“速度”,又要在“温度”上发力。
潼关县政务服务中心的“一对一”全程帮办代办服务模式,让工作人员从“坐等服务”向“跑动服务”转变,主动替群众考虑、替群众跑腿,察民意、解民忧。工作人员的作风及办事效率因此得到提升,群众“少跑路”逐渐变成“不跑路”,群众和政务服务中心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政务服务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群众利益无小事,要让群众从工作人员服务的“速度”中感受到为民服务的“温度”。
记者 梁少飞 通讯员 亢红军
来源:群众新闻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