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千年古槐寄乡思

发布时间:2023-12-21 07:30:41

潼关县桐峪镇上善村古槐 记者 史王萍摄

古树档案

潼关县上善村古槐,豆科,槐属,生长在桐峪镇上善村古槐广场。树高17米,胸径1米,胸围3.1米,冠幅约95平方米,树冠覆盖面积约150平方米,树形如伞,生长茂盛。树龄约1700年,古树名木保护等级为特级保护。当地老人王志珍称:“这棵古树保佑着全村人的平安。”每逢初一和十五,当地百姓自发系红绸于树上,祈福还愿,祛病消灾,以求平安。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来到潼关县桐峪镇上善村,不会作诗,但是眼前的田园美景让人忍不住想吟诗。暖暖的阳光下,上善村的古槐广场边一幅巨大的山水壁画映入眼帘,这是画家杨霜林记忆中的上善村风光。画中描绘了半个世纪前,这座秦岭脚下的小村庄,有着独立的城门楼和城墙,村庄内屋舍俨然,田野间阡陌交通,溪流倒映着云影天光,竹林郁郁葱葱,桃花开在河边,正是春天的颜色。

非常遗憾,现在是冬天,村里的美景都冬藏了,只能看到青山依旧,流水有冰。走近古槐广场,虽然树叶凋零,但是从树形上看,可以想象到春夏时节,古槐树冠高大,密实的树叶遮蔽了大半个天空,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树上绑满了红色的绸带,显然这棵古槐成了村民的精神寄托。

在村民井汉升心中,无论春夏秋冬,村里的古槐都是魂牵梦绕的牵挂。于是,他将自己的心声刻在古槐广场的石壁上。

井汉升,1947年7月生于上善村,196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版协装帧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青海美术家协会主席。

“上善村老宅门口有棵高大古老的槐树,我自幼就生长在这棵老槐树下,留下了许许多多难以磨灭的记忆。在我幼时的记忆中,它很像老潼关县城东大街那棵相传是马超枪刺曹操误中的古槐。”记者从古槐树下的石壁上看到井汉升所写的《古槐逢春》一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古槐树下是乡亲们的活动场所,也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最热闹的是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乡亲们在街中生一堆篝火,围坐着聊天,周围有孩子们打着各种各样的红灯笼跑来跑去嬉闹着。再是清明节前夕,村民从竹园里连根刨来两根竹子,把两端钻着孔的小木板套在竹竿根部,竹子上端弯成圆圈,把套着木板的竹竿上的圆圈穿在一根木头上,再用四根木头搭成支架,把那根木头架在支架上作为横梁,一个高大的秋千就这样做成了。村里男女老少都来争相荡秋千,玩着各种打秋千的花样,整个村子都沸腾起来。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生产队吃食堂饭,由于自然灾害人们主食很少,只能吃南瓜、野菜之类的饭。那时,古槐树的一个枝干枯死了,只剩下稀疏的几条枝芽残存在粗壮的老树干上。后来,井汉升考到西安上学,离开故乡在异地生活工作了50多年。如今年已古稀的他经常回家看看,宅前的古槐更是他割舍不掉的念想。

令他高兴的是,这棵古槐早已长出新的枝干,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更为神奇的是,前些年古槐的树干上竟然长出了一棵椿树,依偎在古槐的怀抱,呈现出槐抱椿的奇观。他欣喜地看到,2014年村里在古槐树下修建了善车口战斗纪念碑广场,与这棵经过千年岁月沧桑和炮火洗礼的奇树相互辉映,成了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井汉升感慨道:“我真诚地祝愿我们的古槐永远枝繁叶茂,护佑和见证乡亲们世代幸福安泰!”

如他所愿,近年来,上善村围绕潼关县“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战略,以林果富民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为中心,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狠抓环境治理,依托山水脉络、历史人文等独特资源,融入现代元素,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生态等工作紧密结合,让古老的村子重新焕发神采。

行走在上善村,古朴的房屋错落有致,门前是常年流动的溪水,古槐广场上整齐的灌木和参天大树高低呼应,道路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让人不禁感叹“桃花源”就在身边。

这样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乡村,让人流连忘返,舍不得和古槐道别。踏上返程,记者心里暗暗和古槐作了一个约定:来年春天一定要再来上善村。

来源:渭南日报

编辑:高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