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县市》渭南:强化多元化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市各地坚持以农民增收致富为导向,依托当地地理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模式,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眼下正值连翘采摘的黄金季,在潼关县安乐社区的连翘种植基地里,村民们穿梭在连翘树间,熟练地采摘连翘果。
潼关县瑞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抗弟:“当初的连翘价格就是6块左右(每斤),到今年的一下(涨到)30多块钱(每斤),现在看着就效益还可以。”
安乐社区地处秦岭脚下,独特的地貌特征和气候土壤条件孕育了连翘这一特色的中药材资源。近年来,潼关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规模,其中安乐社区人工培育栽植连翘已达350亩。
潼关县城关街道安乐社区党委副书记 关勇:“今年再增加管护技术,提高连翘的挂果和管护能力,再一个向当地的农户也计划大面积的推广,让当地的农户也大量地参与。”
新品种、新技术和机械化种植也成为了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新途径。在大荔县官池镇三教村,红薯产业不仅引进了新品种,还实现了机械化种植和收获,不仅提升了效率还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
大荔县官池镇三教村红薯种植户 高新龙:“我今年种了这60亩地的秦薯五号,今年收一块五到一块六,估计这60多亩地下来能卖40多万元。”
大荔县官池镇濒临渭河,土质松软肥沃非常适宜根茎类作物的生长,近年来,当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红薯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建设标准化红薯育苗基地,将红薯种植从零散种植推动到产业化发展。目前,全镇红薯种植面积约1.8万亩,年产量7000余万斤,产值约8000余万元。
大荔县官池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 赵辉:“建设涵盖分拣、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红薯)交易中心。开发红薯淀粉、粉条、薯片等(产品),进一步延伸红薯产业发展,带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眼下,正是冷棚冬枣的二次膨大期。在澄城县王庄镇石家洼村的设施冷棚里,一颗颗冬枣如同绿宝石一样挂满枝头。一大早,果农孙亚利就和前来帮忙的邻居们抢抓时间进行疏果,确保果子丰产丰收。
澄城县王庄镇石家洼村果农 孙亚利:“我这总共是40亩冬枣,每亩产量就是4000斤左右,按今年的价格就是4块到6块(每斤),按这价位算的话今年收益还是比较不错的。”
据了解,王庄镇是农业大镇,一直以传统农业为主,近年来,该镇因地制宜调结构、优品种,大力扶持各村发展特色产业的种植。如今石家洼村共有冬枣一百多亩,年产量200多吨,樱桃、圣女果、黄桃等产业也齐头并进。
澄城县澄城县王庄镇石家洼村监委会主任 杨红军:“今后我们将在‘做强产业、做精产业’上下功夫,在抓好线下销售的同时充分发挥线上平台的作用,拓宽销售渠道,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真正达到产业兴旺,群众生活富裕。”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苹果、蔬菜、特色果业等7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工作,落实工作措施、全面推动发展。同时,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作用,发展壮大一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各类主体带动农户39.76万户,从业人数120万人。目前,全市农村全产业链产值近1000亿元。
记者: 杨倩 万力强 张鸣航 姜霄宁 刘亦尘 亚荣 满昌硕 编辑:徐军 佳雨 秀芬
稿件来源:潼关县融媒体中心 大荔县融媒体中心 澄城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方雪颖
复审:李苗
终审:赵永彬
编辑:方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