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县市》潼关:夯实“水”支撑 助力高质量发展
治水兴水,利在千秋。今年以来,潼关县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要坚决贯彻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落实到谋划部署全县水利重大战略和工作推进的实践中,让水利普惠民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源源活水。
在潼关县人饮抗旱水源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连日来,既是建设者、又是受益者的潼关县城关街道庆丰村崔拴亮和60多名工友,每天坚持奋战在施工一线,抓紧清理土方,确保为工程顺利实施打好基础。
潼关县人饮抗旱水源地项目工程队车队队员 崔拴亮:“要从黄河底下经过几道塬把这水抽上来,抽到咱这水库,解决咱潼关这饮水问题。这确实给咱潼关人办好事呢。”
潼关县水资源总量9028.7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624立方米,属于典型的水资源短缺县。当地所实施的人饮抗旱水源地建设项目,就是合理利用黄河水向潼关县城供水,进一步保护涵养地下水源,解决城区及周边水资源供需矛盾。
潼关县人饮抗旱水源地建设项目执行经理 赫荣海:“该工程共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管道工程、提水泵站、水库防渗改造、水厂扩建,总工期为1年。”
潼关县人饮抗旱水源地建设项目指挥部负责人 王佳:“建成后,县城的日供水能力可以达到2.3万立方米每天,有效解决县城6.3万人的日常生产生活用水。”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适时上塬的抽黄水,在保证了夏粮丰收的同时,也给秋粮播种灌足了底墒。这几年,渭南市港口抽黄灌区不断加大投资建设,实施了泵站升级、支渠节水改造等工程,让黄河水爬坡上塬,浸润了一方良田。今年,港口抽黄灌区灌溉生产计划引水1500万方,灌溉农田10万亩次,目前已完成7万亩次。
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灌溉科科长 孙帮宁:“不断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提升灌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保证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稳定)在13万亩,促使灌区农业稳产高产。”
除了不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精打细算用好水,潼关县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一系列水生态保护举措,守好水域环保关口。其中以北部黄渭河生态保育为目标,实施了潼河入渭口水生态修复、退耕还林还草、沿黄渭河绿化、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黄渭河生态长廊。同时,深化河湖“清四乱”行动、排污口整治等专项行动,使潼关县水资源利用、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等取得显著进展,让黄渭河日渐变得水清岸绿。
潼关县委常委 副县长 党宏洲:“(我们要)着力推进人饮抗旱水源地建设项目、渭河右岸堤防零起点工程、寒雁窝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潼河入渭口段水生态修复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发挥河(湖)长制作用,有效促进河湖生态改善提升,提升打造我(潼关)县岸绿水清景美的生态面貌。同时,将坚持做好地下水与机井设施安全运行的监测,加快完成太峪、鱼化屯水库改造提升,为我(潼关)县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记者:魏荣 杨强 编辑:徐军
稿件来源:潼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路雅
审核:李苗
终审:赵永彬
编辑:直通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