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进行时》潼关秦东镇:“量体裁衣”打造亮点 融合发展振兴乡村
潼关县秦东镇党委以聚焦全市“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华彩渭南”等重点工作为契机,因村制宜、量体裁衣,通过打造亮点产业,促进农村建设,走出了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作为潼关县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今年,秦东镇四知村桃林寨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一改之前的“旧”容貌,对全村人居环境进行了全新改造,让“桃林寨”充满文化气息,成了渭河岸边一道靓丽风景。
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桃林寨村民 李文直:“原来那村子地这个坑那个坑,墙乌黑,现在群众这心情多好,一出门环境不一样,别的地方人也到这来参观。”
桃林寨紧邻渭河南岸,流传有“夸父追日”的神话传说。秦东镇党委依托村上地理文化资源,在各级部门支持下,改造提升人居环境,建起“夸父追日”主题公园、黄金桃产业博览园等,桃林寨现代农业综合田园体生态型村庄已见雏形,也成了潼关“生态文化振兴”的样板。
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党委委员 刁东康:“我们后边还要做好统一规划,还要继续规划扩大黄金桃产业、瓜蒌规模,增加集体收入,为振兴桃林寨,群众奔小康打好基础。”
为振兴村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想办法的还有寺角营村。近年来,寺角营村以打造“一园四产”为抓手,先后建成了万头生猪养殖科技公司,千亩黄金桃和软籽石榴基地等,形成了标准化、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按照“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的生猪养殖、日光温室大棚、黄金桃种植产业等,不仅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百万元收益,还实现了很多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愿望。
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大棚园区务工农户 张瑞龙:“一个月(收入)三四千、两三千块钱都有,干得多还能多拿一点,还挺好,在这里还怪美”。
陕西大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理 郭达丽:“现在我们已经完成种植1000余亩,带动周边群众自发种植200余亩,产值预计将突破2亿元。”
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 郑平喜:“融合多种产业,创建名优品牌,盘活土地资源,激活生产要素,努力打造‘寺角营式’的乡村振兴模板,保障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量体裁衣”实施乡村振兴,秦东镇结合三村一社区各自实际,持续抓好“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注重培育新型农业形态,挖掘打造了四知村“田园综合体”、寺角营村“一园四产”、十里铺村“四轮驱动”、港口社区“旅游+”等特色亮点,让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实现融合发展。
潼关县秦东镇副镇长 李彬社:“ 我们将始终坚持以‘红色引领、绿色秦东’为统揽,聚合优势,因地制宜,以做优做响特色种养,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以强化党员干部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高水平布局规划,高效能创新治理;实现建设‘绿色生态大镇、文化旅游名镇、宜居宜业靓镇、关河风情古镇’的目标。”
记者:魏荣 刘娜 编辑:徐军
稿件来源:潼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辉
审核:李苗
终审:赵永彬
编辑:直通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