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同心奔小康”》冯丽英:要做“花木兰”式的扶贫干部
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冯丽英是渭南潼关县扶贫干部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女干部,从事脱贫攻坚工作4年多来,敢想敢干、说到做到,这种“硬”作风让她成为当地群众眼中的“花木兰”。
这两天,潼关县太要镇欧家城村养殖场进入集中产仔期,接下来两个月,猪场将迎来900多头猪仔,作为村里唯一的集体产业,也是村经济发展的一汪活水,村干部说,这都离不开冯主任的功劳。
潼关县太要镇欧家成村党委书记
村主任
司四文:“我村确实在发展产业方面走了不少弯路。她对这个政策(掌握)比较强,路子也广,最终给我们选择下了生猪养殖场。”
4年前,刚担任潼关县扶贫办主任的冯丽英,就立下了“军令状”。4年间,欧家成村已经成为冯丽英的第二个“家”,有了群众的支持,冯丽英根据欧家成村的实际情况,争取到226.8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让群众增收再上新台阶。
潼关县太要镇欧家成村党委书记 村主任 司四文:“利用这个空间架光伏电站,通过这两个产业村集体这一块一年收入100多万元,使群众这一块都很高兴。”
4年时间,在冯丽英和大家的努力下,潼关县先后推出了“四跟四走”“功能性党支部+”“红色股份”“动态管理”等模式,保证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实现了全县28个村、社区中长产业扶持全覆盖。
潼关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
冯丽英:“咱们群众的笑脸多了,咱们村庄变好了,咱们的农田绿起来了,咱们的农民富裕起来了。”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潼关县4721户15841人圆了脱贫梦,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3.0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加到了9980.79元。
潼关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 冯丽英:“自己感觉到心里很欣慰,很高兴。”
看到群众走出贫困,腰包鼓起来了,在替大家高兴的同时,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冯丽英的新课题,在学习外省先进经验的同时,冯丽英和同事们也时时关注着各村产业发展的进程。近期,生猪市场行情波动较大,毛猪价格每斤较之前跌落了十多块钱。欧家城村养猪场情况如何?村民有顾虑,冯丽英同样也操心。
潼关县煜欣种养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郭宏升:“冯主任指导说让我这边做好这个行情的抗风险的预测,及时调整生产结构,然后避免这个养殖的风险。”
潼关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
冯丽英:“请咱们的几个专业人士和咱的这个企业代表就是给大家谈市场和谈他们现在的这个经营理念,以及他们和市场成功的一些做法。在大家不停的商讨和协商的过程中,慢慢地打消了村民的一些顾虑。”
解决了欧家城村生猪养殖的问题后,冯丽英又再次踏上征程,对她而言,只有时刻想着群众,及时规避产业风险,高效帮助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大家伙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过上好日子,才不负“扶贫干部”这一光荣称谓。
潼关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 冯丽英:“最近一段时间和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我们就是要把咱们防返贫监测的工作落实到位,使咱们所有的群众都能够在脱贫的基础上有稳定增收,使咱们这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记者:魏荣 万力强 编辑:徐军
稿件来源:潼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路雅
审核:李苗
终审:赵永彬
编辑:直通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