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渭南|追求梦想 笔耕不辍
渭南综合广播 | 对话渭南
钟丰收,笔名,醉夕阳,农民写手。蒲城县作协会员、蒲城诗词曲联学会会员。近年来,有小说、散文、现代诗歌一千多篇,在全国各大网络媒体及地方纸媒发表。
钟丰收的本职工作与文学无关,但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他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便是他与文学结缘的开始。
钟丰收是一位建筑工人,平时的工作辛苦,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志同道合,同样热爱文学的富平大哥刘毛文,他们经常一起探讨创作内容。刘毛文擅长写现代诗歌,在文学方面也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经过不断地打磨,钟丰收的诗歌《我的秦川》顺利在《菁菁文苑》融媒体平台发表,这是他在媒体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也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和鼓励。
在一次活动中,钟丰收有幸认识了富平县庄里道德讲堂公益协会的创始人闫磊,闫磊也是他文学路上的一盏明灯。2021年3月,闫磊创办了《戎光岁月》栏目,邀请他去道德讲堂公益协会担任主编,在任期间,钟丰收跟随栏目组走遍庄里镇的大小村庄,采访了两百多位保家卫国的老兵,拍摄戎装照,撰写老兵们保家卫国的故事,并在《大美富平》融媒体平台发表。那些老兵为国家为人民,在枪林弹雨中的英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他,宣传英雄的伟大壮举,也便成了他的责任。
《戎光岁月》采访结束后,钟丰收回到了家乡蒲城县,当时正赶上蒲城县朗诵协会筹办中,蒲城县文艺联合会主席任小岗找到他,希望他加入朗诵协会,钟丰收欣然答应,在协会担任副秘书长一职,继续为《大美蒲城》和蒲城作协的平台撰稿。文学可以陶冶情操,升华人性之美,但是文学创作很苦很累,钟丰收经常会将自己置身于经典文学作品之中,去汲取营养,经常会用大作家路遥的精神鞭策自己,人的生命力,就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
钟丰收非常喜欢路遥的经典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和罗广斌、杨益言联袂撰写的小说《红岩》,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引领他前行的灯塔,经过不断地努力,他陆续在各大媒体平台发表了几百篇作品,有散文诗《故乡是什么》《高原风骨》《我的秦川》《黄河巨浪》《渭水泱泱》等,小说《二娃》《孽缘》《继父》等。但是,钟丰收认为写作不是堆砌文字的游戏,是需要生活来铺垫的,只有你看到了、经历了,才能给作品带来生命力,才能感动读者。所以,他会在闲暇时出去走走看看,用眼睛去捕捉生活的亮点,用耳朵去聆听身边的美好,用心去感受人间的善恶,用平时所积累的词汇去润色,然后形成文字,这样的作品才能感动读者。
文学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是一种情感的宣泄。钟丰收会在文学领域尽情地遨游,义无反顾地追寻他的文学梦。
编辑:武艺、郑玉杰
初审:刘莹
终审:周新宏
编辑:葛祖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