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探寻寸尺光阴 领略千年文化
蒲城县,地处关中平原城市群东北部,是西安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区域。这里拥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和肥沃的土地资源,是北京时间的发出地,也是清代名相王鼎、爱国将领杨虎城的故乡,素有“将相故里”“酥梨之乡”“中国报时城”等诸多美誉。今天的五一好去处,我们向您推荐蒲城,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将相故里,一起感受这座城市的无限魅力。
记者 杨博文:“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自古以来,人们对时间的追求与不舍从未停歇。走进蒲城县时间博物馆,心中不由好奇时间到底从哪来?日升月落,寒来暑往,总有一群人不畏艰难险阻、追光而行。”
“这里就是国家授时中心蒲城授时台旧址的‘心脏’,始建于1966年,1981年7月1日正式承担国家授时任务,授时中心通过专用的长、短波发报台,向全国、全世界发出标准的北京时间,因此,蒲城也被称之为‘中国报时城’。”
“时间测量和计量技术的不断变革,推动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如今,奋进中的蒲城人,在各行各业中砥砺前行。”
记者 段钰嫣:“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在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诗句中,总会感受到最直达心底的思绪。”
“翻开中国历史的长卷,‘科举制’走过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这里是位于渭南蒲城县的清代考院博物馆,建设于光绪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891年。没有门第之说、没有年龄之限,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共有750位状元在儒家学说的层层考试当中脱颖而出。也正因如此,我们在现在才有机会领略到诗人孟郊笔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
“随着新思想、新文化的诞生,1906年,科举制便被废除,蒲城清代考院便结束了它短暂的历史,但这里的一砖一瓦却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在2019年,蒲城清代考院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也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考院建筑群,当然这里也是我们蒲城县发展‘文旅+研学’的重要目的地之一。目前,全县的35个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荟萃,让蒲城‘文旅兴县’之路更加坚实有力!”
记者:李苗 王超 陈辉 杨博文 段钰嫣 蒲城融媒:张宝琰
编辑:王路雅
初审:张涛
终审:惠阳
编辑:新闻中心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