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龙阳镇:“一会一室两小组” 让乡村治理更“智理”

2022-11-25 19:14:36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蒲城县龙阳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实践创新为驱动,以群众满意为根本,着力抓好“一会一室两小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让乡村治理更“智理”。

蒲城县龙阳镇党委 副书记 张伟:龙阳镇把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咱的工作重心,为破解“基层组织活力彰显难、群众主体作用发挥难、社会组织协同参与难”的问题,咱推行“一会一室两小组”。

“一会”即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是在镇党委、政府以及村“两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坚持每月召开会议,研究工作,总结经验,提高服务质量。利用会议、大喇叭、“板凳党课进村组”等形式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移风易俗。

蒲城县龙阳镇 党委组织员 景姣:红白理事会通过“431”工作法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4就是四项程序,报备登记、告知承诺、现场监督、每月上报,3就是三个管住,管住户主、厨子、宾客,1就是一个通报。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做到村民自治有章法,让文明新风吹入千家万户。 

蒲城县龙阳镇望溪村 党支部委员 刘永恒:比如过事当中酒席不超过500元包括烟酒,给群众减少了很多的资金。

与此同时,龙阳镇还以村党组织为纽带成立“三事”工作室, 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建立“政府统筹、村组联动、党员干部参与”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机制,抓好“任务收集、处置解决、回访评价、晾晒评议、考核评定”五个环节。

蒲城县龙阳镇望溪村 党支部委员 刘大鹏:通过“上级交办、走访征集、意见箱收集和信息化搜集”的方式进行问题收集,按“琐事、难事、大事”(分类),按照个人“领单”办琐事、组织“派单”解难事和集体“接单”决大事的原则进行任务分解。问题办结后,由村党组织安排专人,对工作成效进行回访,由反映人作出评价等次。村党组织每月在党务公开栏对“三事”办结情况和群众满意度进行晾晒。

村庄规划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前提、乡村治理的主要途径,为健全村庄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宣传宅基地管理政策法规,强化建房安全培训,推进村庄建设现代化,龙阳镇成立了房屋建设指导组。

蒲城县龙阳镇望溪村党支部 副书记 任新民:群众就要按照宅基地的规划流程走,第一就是要给村上的房屋建设指导小组写申请,然后就是写承诺书,建房中间指导小组要经常去巡查,不能乱搭乱建。

为切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龙阳镇还充分发挥环境卫生监督小组作用,对所辖村的环境卫生、设施等进行监督检查,分片区和有计划地对村组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并做好检查工作的记录。

蒲城县龙阳镇望溪村 村委会委员 权军财:根据镇上的总体指导,咱村上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保洁员进行了区域划分,有专人负责各辖区的环境卫生,在保洁员管理这一方面对保洁员有签到、相互监督、进行评比。

蒲城县龙阳镇望溪村 村民:小组的成立肯定啥好处都有,村里各家各户卫生啥都好了,打扫的都可以,门口的垃圾拉的也及时,两天一拉。

目前,龙阳镇已经在全镇10个行政村全面开花,多次召开“一会一室两小组”工作推进会,让乡村治理更“智理”。

蒲城县龙阳镇 党委副书记 张伟:龙阳镇上下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龙阳之问”为工作基点,按照县委要求,率先在全县推行“一会一室两小组”,规范“一会一室两小组”自治机制,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乡村治理中,政府是主导者,村“两委”是决策者,村民是主力军,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不仅能从外部为乡村治理注入力量,也有助力营造良好的乡村发展氛围,我们相信在“一会一室两小组”的实施下,龙阳镇的乡村治理模式会更加完善,群众的生活会更加幸福美好。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农业融媒中心

编辑:胡斌

初审:唐红萍

终审:张军涛


编辑: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