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盐碱地油菜“机收新模式”提质又增效

发布时间:2022-06-02 20:30:56

如何让盐碱地发挥更大的效能,如何让盐碱地油菜种植效益再提升,6月1日上午渭南市盐碱地油菜收获技术观摩现场会在蒲城县召开,一起去现场看看。

记者:观众朋友大家好,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后有一台收割机正在一大片油菜地里作业,现在我所在的这个地方是渭南市盐碱地油菜收获技术示范观摩会的活动现场,召开此次现场会也是为了响应国家“提升油料产能”的号召,充分挖掘我市盐碱地的生产潜力,提升盐碱地的油菜机械化水平,增加群众经济收入,逐步改善当地生态条件。

据了解,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在内的17个省区,其中具有农业发展潜力的盐碱地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市盐碱地产能提升问题,由市农业农村局及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2018年开始在蒲城县荆姚镇常家村开展盐碱地油菜收获技术试点工作。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李岗涛:当时就围绕常家村盐碱地如何开发咱就动脑子,就引进试验示范机收油菜。

陕西荣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刘引祥:就是因为这个品种耐盐碱,产油量高,产量高,群众效益显著,我们就和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整个体系打通,把油菜全程机械化关节打通,群众看到实实在在效益,这个是核心。

盐碱地油菜综合收获技术不仅仅是做好耕种,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的种植模式挖掘盐碱地的潜力,那么对于盐碱地机收油菜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李岗涛:盐碱地要推广机收,第一个就是品种,必须是机收品种,要机收就不能倒伏,机收必须有配套的技术,比方说种的株距行距你要确定,第三个就是收获时间要确定,收获早了含水量大,晾晒需要大量晒场,像现在收获时间刚好,它最大特点就是不开裂,水分含量小,收获回去晾晒几个小时就达到储藏标准。

为了进一步更好的发挥盐碱地的生产能力,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去年就在盐碱程度更高一些的荆姚镇新城村寻找试验示范田块,刚好闫师傅去常家村看到了综合效益较高的盐碱地油菜种植新模式,他也正在为盐碱地种植油菜总出现倒伏的情况而发愁,他就抱着试试的态度申请做了样板田。

记者:闫师傅我看你在地里很仔细的转,在看这个油菜籽,你觉得这个油菜籽颗粒怎么样?

蒲城县荆姚镇新城村 村民 闫进宏:颗粒可以比去年饱的多,从长势上看比去年好。

记者:产量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蒲城县荆姚镇新城村 村民 闫进宏:产量肯定要比去年要高,现在正在收,没有具体测产,从长势上比去年好的多。

目前从长势来看,闫师傅对今年的丰收是充满了希望。而去年已经按照盐碱地油菜种植技术收获过好收成的唐师傅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感受特别深。

记者:师傅,你以前种油菜种的多不多?

蒲城县荆姚镇新城 村村民 唐虎寅:小面积种,去年种植了两亩半,亩产就是680斤,这个油菜就是抗倒伏,耐盐碱,比以前产量高100多斤。

咸阳市农科院油菜中心 主任 苟建鹏:它这个品种特点就是在灌区,一般株高在175厘米左右,在渭北旱塬一般150厘米左右,有效分枝是6到8个,有效角果能达到240个角果,每角粒数达到24粒,千粒重3.5克,是黑色籽粒,比较早熟、抗倒、抗裂荚。

从2018年到现通过4年多的试验示范推广,去年的盐碱地油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千余亩,亩产最高达到740斤,盐碱地油菜综合收获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盐碱地群众增收,发挥盐碱地土地效能也找到了一条新路径。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农业融媒中心

编辑:胡斌

初审:唐红萍

终审:张军涛



编辑: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