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织密防返贫网 筑牢振兴根基

2022-04-14 19:40:42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蒲城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盯存在返贫和致贫风险的重点群体,多措并举,扎实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

为了提升基层干部和网格员排查监测业务能力,蒲城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培训会,加大对干部的培训力度,督促网格员常态化开展监测工作。在蒲城县紫荆街道办宜安村的会议室里,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和村干部正在给村上的网格员们进行防返贫动态监测政策的培训。

蒲城县紫荆街道宜安村 党总支副书记 李建荣:刚才通过培训现在咱对这防返贫监测这政策了解了没有?

网格员:了解了。

蒲城县紫荆街道宜安村 党总支副书记 李建荣:孙燕娥,你会不会操作这一键报贫这系统。

蒲城县紫荆街道宜安村 网格员 孙燕娥:会,通过渭南乡村振兴公众号一键申报。

蒲城县紫荆街道宜安村 党总支副书记 李建荣:樊军利,你知道一键报贫申报的条件是啥?

蒲城县紫荆街道宜安村 网格员 樊军利:家庭年收入低于6000元,因病、因灾及时上报。

通过这次培训,让基层的网格员们掌握了政策,理清了思路,充分做好查漏缺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有序推进。

蒲城县紫荆街道宜安村 网格员 郭景致:通过村上的培训我感觉这入户还是有必要的,你比如说是谁有个病了谁有个灾了,咱根本就不知道,通过入户就了解了,(今后)多学习政策,坚持每周入户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紫荆街道办通过划分网格分片包干、网格员日常巡查,把每年定期开展的返贫动态监测变成了经常性的动态监测,网格员成为“移动探头”。宜安村的第一书记刘鑫阳在进村走访的过程中就从村民口中听到有一户村民最近家中有困难,他召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来到了这户村民家中了解情况。

蒲城县紫金街道办宜安村第一书记 刘鑫阳:叔,我听人说咱最近家里的情况不太好,你给我说下是咋回事?

蒲城县紫荆街道宜安村 村民 张现朋:就是娃住院了,媳妇前段时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花了不少钱。

蒲城县紫金街道办宜安村第一书记 刘鑫阳:那你咋不给村上说。

蒲城县紫荆街道宜安村 村民 张现朋:咱这困难也没想给村上说。

蒲城县紫金街道办宜安村第一书记 刘鑫阳:叔,你以后有啥困难给村上要说呢。

为了及时掌握张现朋家的情况,第一书记给张现朋详细介绍了渭南市防返贫动态监测APP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现场教会农户操作流程,鼓励群众利用好系统平台,开展自主申报,便于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蒲城县紫荆街道宜安村 村民 张现朋:刚第一书记给我教了以后觉得很方便,我自己能操作,能上报能查进度,我觉得挺好的。

紫荆街道办通过网格员入户走访“常态化”,使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在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通过大力发展奶山羊养殖等产业,兴建奶山羊特色小镇,经济不断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解决就业。51岁的党喜顺是蒲城县有名的脱贫户。他前几年意外失去右臂,脱贫攻坚战中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上为他实施了公益性岗位、扶贫小额信贷等帮扶措施,身残志坚的他通过奶山羊养殖和公益性岗位的,让家里2017年脱了贫。

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 脱贫户 党喜顺:当时娃还上学,老人还有病,媳妇还身体不好,我不知道日子咋过。村上给我无息贷款贷了五万元,我进入羊场,逮了21只羊,村上给我安排了在奶站上班,一年下来还能挣两万多元,使我的生活一下有了很大的变化,吃住、不管娃上学、有病啥都不愁了。

蒲城县苏坊镇聚焦全县“一镇三地”发展目标,不断健全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借鉴红色代办党员示范岗等经验做法,创新设立报贫窗口,群众可通过手机APP进行自主报贫,在三类户的帮扶过程中,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合理设置公益性岗位126个,精准落实帮扶政策,不断提高群众收入,目前全镇人均纯收入达15200余元。

蒲城县苏坊镇 党委书记 孙强:下一步我镇将围绕市县两会精神,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打造奶山羊特色产业,全面推进股权量化改革,将群众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二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督促网格员常态化开展监测工作,入户宣传防返贫政策,手机APP报贫模式,三是做实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全镇农户生活状况,帮助解决突发困难,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个底线。

下一步,蒲城县将继续建设完善大数据平台,切实加大集中排查力度,消除一切风险隐患。定期组织培训,全面提升镇村两级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网格化入户排查,不断提升政策知晓率,扎实推进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农业融媒中心

编辑:胡斌

初审:唐红萍

终审:张军涛


编辑: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