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蒲城县尧山镇:多方位 多渠道 保障7.3万亩旱塬地小麦丰产

发布时间:2022-04-08 19:26:53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是当下的重要任务。蒲城县尧山镇位于县城北部,地处渭北旱腰带。全镇耕地面积13.4万亩,种植小麦9.1109万亩,由于尧山镇大部分耕地处于阳坡旱地,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重大,那尧山镇又是通过哪些渠道来实现粮食丰产确保粮食安全呢,一起来看节目。

蒲城县尧山镇草地村 村民 王忠涛:今年小麦的蚜虫红蜘蛛特别多,现在咱这面积特别大,现在也不知道咋办呀。

蒲城县尧山镇草地村 村支部委员 王江东:现在通过镇上已经联系县农业局植保站,叫的合作社和农业机械,飞机和打药的机子,来给咱进行防治。

这里是尧山镇草地村的一片麦田,由于近期病虫害多发,全镇组织无人机以及农业机械进行统防统治,蒲城县植保站工作人员也正在给大家讲解当下需要防治的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蒲城县植保站 站长 李小虎:在整个尧山镇北部的旱地来讲,红蜘蛛发生非常严重,已经远远超过防治指标,对小麦造成了初步轻度的危害,今天在草地村开展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的防治,希望通过镇政府和村上,组织群众共同去搞统防统治,来控制小麦目前病虫的危害,确保夏粮的丰收。

通过田间地头的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先进的农业机械进行统防统治,这是尧山镇保障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的一项有利措施。但是对于尧山镇7.3万亩旱地小麦来说,解决灌溉问题才是燃眉之急。旱地群众由于常年依靠雨水灌溉土地,粮食效益得不到保障,一亩地平均亩产在400斤左右,由于缺水,土地种植一季庄稼后就闲置等待来年耕种。

蒲城县建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王建建:以前那就是单一的这一季小麦,每年到三伏天这边天气比较干旱,一下干旱40多天,就可以说玉米全部旱死完了,像这边这玉米都还田了。

针对全镇7.3万亩旱地小麦的缺水情况,尧山镇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上联经营主体、下接种粮农户的优势,大力支持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经营、生产托管等多种形式,把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与合作社开展合作经营,实施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粮食规模化经营,确保粮食增收增产。蒲城县建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实施这一试点工程上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打造“旱改水”项目,解决旱塬地带小麦灌溉难题,再加上合作社全部采用农业机械化统防统治,对于尧山镇旱塬地小麦的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利保障。

蒲城县建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王建建:目前这块就是在蒲城县尧山镇北部打造一个旱改水的试验基地,从去年冬季打造了四个蓄水池,一个水池3000方水管150亩地。这块以前就是靠天吃饭,通过蓄水池的建立能将一季农作物改成两季农作物,小麦收了跟着就能种玉米。目前今年的产量小麦预计亩产800斤以上,两季农作物平均下来一季亩产1000斤,从国家的大政策从咱陕西到蒲城县再到尧山镇目前主抓粮食安全,只要解决了水对于这一片来说以后种两季农作物我是百分之百有信心,下一步咱们合作社就要加大力气继续流转土地继续托管土地,这对当地粮食的丰收增产粮食安全这块来说起到一定的作用。

通过“旱改水”项目,小麦灌溉的燃眉之急得以解决,从而实现尧山镇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同时,尧山镇党委、政府也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农业生产。

蒲城县尧山镇党委书记 闫鹏:一方面强化组织领导,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压实工作责任,确保粮食面积稳中有增。其次,强化耕地保护,坚决打击触碰耕地保护红线行为,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等各项扶持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此外,强化“田间”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科学管护能力和技术水平。

针对尧山镇7.3万亩旱塬地小麦的实际情况,尧山镇全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蒲城县尧山镇党委书记 闫鹏:今年计划争取1000万元,实施渭北旱塬千亩小麦提质增收示范基地项目,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实施,在水利设施、农机设备等方面全面提升,并积极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农业融媒中心

编辑:胡斌

初审:唐红萍

终审:张军涛


编辑: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