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 美好临渭》临渭区故市镇东屯村:西红柿“映红”致富路
(记者:盛戈 蔺佰禄)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临渭区故市镇东屯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寻求产业转变契机,因地制宜在特色产业上下功夫,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全力打造高品质西红柿种植,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致富新路。
眼下正是西红柿的采摘季节,走进故市镇东屯村西红柿大棚内,成熟的西红柿宛如灯笼缀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碌地进行采摘、分拣、装筐,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好不热闹。
临渭区故市镇东屯村种植户 郭新玲:从6月初开始售卖,到现在每天都在卸果,效益还可以。
眼前火热的场景让当地村民心生感叹,谁能想到,几年前东屯村还在为地里卖不出去的苗木发愁。
临渭区故市镇东屯村党总支部副书记 王甜:之前很多村民就种了白皮松树,这个树周期比较长,然后当时种的时候,苗子就是我在那买就是120多块钱,然后种到地里到了150,这个周期比较长,所以说种到地里好几年也没有收益,后来市场饱和以后,销售就存在了问题,卖不出去了。
刘军锋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一直在村子里务农的他跟着“大部队”走,却总是没有收益。行情的风云变化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临渭区故市镇东屯村种植户 刘军锋:当时种树,栽了些花卉苗木,刚开始还有些效益,到后来就不行了。
苗木花卉种植周期普遍较长,时间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让刘军锋与许多村民都栽了跟头,东屯村的领导班子成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临渭区故市镇东屯村党总支部副书记 :王甜:我们村支部看到这样的情况也是比较着急,经过支部书记多方努力,争取到了省级财政衔接推进的一个乡村振兴项目。
乘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25座大棚在东屯村拔地而起。在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后,村支部决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全部种植新品种水果西红柿。刘军锋听到消息后,决定当一次“吃螃蟹”的人。
临渭区故市镇东屯村种植户 刘军锋:我们这村领导发展大棚呢,我先是在外面听人说这能行,所以说我也跟上弄了。我种了三个棚。
虽然是第一年种植,但是刘军锋心里并不慌,因为村里不光精挑细选了西红柿的品种,还聘请了技术人员全程进行指导,在辛勤照料后,枝头成果让他脸上挂满了笑容。
临渭区故市镇东屯村三组种植户:刘军锋(表现)差不多,目前,因为这一亩地都产了有9000斤商品了,快回本了,这每茬还有三四个柿子呢,前景还是一片大好。
为了将村民种植的效益最大化,彻底解决销售问题,东屯村领导班子不光积极联系客商进行线下交易,还在拼多多等软件上经营起了自己的网店,培训自己的网红。东屯村西红柿的丰收在创造出可观收入的同时,也为周边村民创造了百余个灵活就业的机会,辐射带动了村民的收入。
临渭区故市镇东屯村三组种植户 刘军锋:这都是雇的村里的嫂子婶婶,都是村里人,今年头一年弄,这人这手工也不熟,反正是这人工基本就是一人一万多点。
临渭区故市镇东屯村村民 王丙利:我就是干些零活,有时候也在棚里帮忙,一小时十来块钱。
如今,东屯村一季度可产水果西红柿190吨左右,收益约100余万元,带动周边村民120余人,增加村集体收益18万元,西红柿产业已成为东屯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临渭区故市镇东屯村党总支部副书记 王甜:下一步,我们计划将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大西红柿大棚产业,打造我们东屯村自己的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雷欢
初审:姜博
终审:李增平
编辑:临渭频道于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