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杜桥街道:为老服务多样化 真情守护夕阳红
近年来,临渭区杜桥街道紧盯“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建设目标,以银发服务驿站建设为抓手,聚焦老年群体差异化需求,创新服务载体,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积极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三集系列报道《聚力“银发服务”让城市更有温度》今天播出第一集《临渭区杜桥街道:为老服务多样化 真情守护夕阳红》。
权芝兰是国贸社区雅安新村小区的一名居民,近年来,随着年龄段的不断增大,腿脚不便,平日里出行买菜买药都成了老两口头疼的事。国贸社区得知此事后,通过摸底调查,针对辖区老年群体成立了“小棉袄”志愿服务队,针对腿脚不便、独居老人,社区联合新业态党群服务中心,促成“渭小哥”与老人结对帮扶,为老人提供采买代办、购药送医等“跑腿”服务,真正做老年群众的贴心“家人”。
临渭区杜桥街道国贸社区雅安新村小区居民 权芝兰:成立这小棉袄之后,大家对我们都很关心,你比如说我老公有病,眼睛又不好,他及时的给送眼镜,或者及时的让我们到社区去,或者是体检,或者准时的去测血糖,量血压,在生活方面的话,很及时,有时候看你这家里这情况,有时候看漏水,干啥呀,都及时的找工人帮我把这修理好。
说起国贸社区的“小棉袄”志愿服务,居民金爱英老人赞不绝口,她告诉记者,小棉袄志愿服务队就是实实在在为他们这些老人办事的一个团体,在平时的生活中,隔三差五,总能看到穿着志愿马甲的年轻人来到家中,为自己打扫卫生,身体哪里不舒服,小棉袄志愿服务队都会及时的询问病情,期间还为自己申请做了一次免费的白内障手术,真正让像她一样的老年群体获得感满满。
临渭区杜桥街道国贸社区居民 金爱英:社区对我们老人确实都是关心的,太幸福了真的太幸福了。
临渭区杜桥街道国贸社区“小棉袄”志愿服务队员 赵林梅:虽然做了这么很多,但是我还认为做的不够,下面还继续做的更好,感觉带领这些团队打扫卫生,给人处理这上下水,感觉还很充实,心情还好,大家也都高兴。
据了解,国贸社区“小棉袄”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以党建为引领,依托“五社联动”机制,广泛开展助医、助洁、助乐、助急等“为老”服务25次,帮助辖区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12次,真正把社区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
临渭区杜桥街道国贸社区党总支部书记 毕萍:下一步呢,我们国贸社区将以党建为引领,结合咱们街道的中心工作,依托五社联动机制,嫁接各种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的志愿服务。
近年来持续开展的为老服务政策也让老年人享受到了实惠。每天按照惯例,西岳社区的工作人员不定时上门为老人服务。
临渭区杜桥街道西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郑艳艳:奶奶,你好,我们又来了,辛苦了,这两天身体咋样,好着嘞。
西岳社区54号院的居民郭舒婷,是一位独居老人,患有高血压,行走也不方便。得知老人情况后,社区工作人员便经常来到老人家里,嘘寒问暖,若遇到老人身体不舒服时,便立马联系医院,及时给予帮助,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让老人十分开心。
临渭区杜桥街道西岳社区居民 郭舒婷:问奶奶,缺啥不缺,咋样啊,挺好的服务周到的很,没有说的,去年冬天一直到现在就没有间断。
临渭区杜桥街道西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郑艳艳:作为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来到老人家里,看到老人的笑容,觉得我们的付出是有收获的,从心里觉得也比较欣慰。
近两年,杜桥街道西岳社区紧紧围绕老年人需求,打造“烛光行动”党建品牌,经常组织共驻共建单位、社工、志愿者等对辖区行动不便的孤寡、高龄老人开展暖心义诊活动,不仅为老人送去牛奶、饼干等慰问品,还组织医务人员为老人们测量血压、提供健康咨询,指导日常饮食、用药注意事项,让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便利的医疗服务。
临渭区杜桥街道西岳社区党总支书记 刘琦:我们社区将继续围绕杜桥街道办事处,打造1234工作思路,进一步提升为老办实事效能,通过烛光行动党建品牌中的粉色为老之光,紧紧围绕老年人需求,凝结各方资源,打通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随着“银发浪潮”到来,临渭区杜桥街道以城市有机更新为契机,在更宽领域、更多层面推进“适老”服务落地,提高城市“适老”程度,促进城市品质提升,让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温情。
临渭区杜桥街道社会事务二室主任 白亮:关心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和晚年生活,是我们杜桥街道办事处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的最终目标。以党建引领,暖心守护,情暖夕阳为理念,通过搭建健康为老“连心桥”,特殊困难老年人健康义诊探访,坚持银铃金街免费爱心送餐,发挥“小棉袄”为老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始终用心用情扎实做好老年人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让敬老助老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编辑:范静
初审:姜博
终审:陈伟 李增平
编辑:临渭频道于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