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非遗”与“清廉”的完美邂逅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近年来,临渭区在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清廉学校”建设过程中,积极创新“规定动作”形式,丰富“自选动作”内容,因地制宜做好融合文章,将清廉文化与非遗文化巧妙融合,赋予了非遗作品更深厚的清廉文化内涵,让“清廉学校”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刻廉”剪纸既有剪纸的文化魅力,又有廉洁的教育内涵,在剪纸中融入“廉”元素,寓“廉意”于一纸清风,让非遗传承与清廉文化碰撞出别样的火花,让师生刻“廉”铭心。

清廉掐丝珐琅画,借助莲花的象征意义,流畅的线条加上鲜艳的釉料、彩砂将莲花呈现得栩栩如生,为原本普通的杯盘增加了文化内涵,每幅作品都展示出对清廉文化的理解和诠释。

五谷廉洁画,通过粘-贴-拼-雕等手工艺,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用胶水粘贴形成一幅幅寓意廉洁的精美画作,极富艺术气息,让孩子们在加深对珍惜粮食的理解中,进一步感悟清廉文化。

“非遗”与“清廉”的完美邂逅,通过自然古朴、图文并茂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各类“非遗”载体上刻下了“清廉”字样的标签,给师生以艺术的感染、文化的沁润,标志着临渭区“清廉学校”建设又走出创新的一步。临渭区教育局将积极探索“非遗+清廉”模式,挖掘本土“非遗”元素,探索注入清廉因子,实现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同步传播清廉文化,促进“非遗”与“清廉”的融合发展。

来源:临渭教育政务新媒体

编辑:范静

初审:盛戈

终审:李增平

编辑:临渭频道于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