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进行时》临渭区:多措并举抓落实 文明创建齐发力
(记者:陈博)今年是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收官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临渭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以中心城市综合治理为抓手,不断加强领导,突出宣传教育,较好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
临渭区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思想,协调将创建工作列为区对街镇、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一是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今年已开工实施改造老旧小区43个,正在按照改造施工计划,有序施工;对纺机巷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工程共计花费约45万;修复10个农贸市场破损路面5600余平方米;重新规划市场内停车位160余处,摊位线3000余米。施划交通标线4458.63平方米、非机动车等待区50组、路口调头区11处,安装交通护栏1487.91米、拆除交通护栏1040.36米、翻新交通护栏4785米。维修公园广场地面及台阶587平方,更换桥面木板240块;补植补栽各类绿植绿篱约1.2万平方米,补栽各类景观树木约1200余株,修剪绿篱草坪约17.4万平方;先后拆除违法建筑、违建房屋、旧房等14处16450 平方。
二是综合治理,精细市容管理。重点做好出店占道、门前秩序、瓜车占道、人行道停车秩序、餐厨油烟、文明养犬等管理。开展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卫生、夜间瓜车占道经营,共享单车停放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设置便民经营点位22处,夜市经营区4处,便民餐饮小推车经营区10处,校园“护学岗”24处;清理门前杂物、人行道障碍物、小广告等2700余处,冲洗沿街卷闸门1500家;开具人行道机动车违停告知单3.7万张,劝导清理乱停机动车1600余辆,复划更新非机动车位2300余处,清理破损、乱停共享单车3500辆。督导各部门及街办提升改造城区社区、居民小区分类投放收集点180余处,配置四分类生活垃圾收集桶1400余套,向居民赠送两分类户内垃圾桶11850个。共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23230起、不礼让斑马线1947起、电动车、摩托车不按规定佩戴头盔3772起,非机动车违法20180起,在辖区形成高压严管态势。
三是全民参与,典型示范引领。整合区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资源,分类设置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健身活动、科普宣传等五大功能部室,不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档升级。策划“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宣传活动”30余场次;联合环卫中心、新时代实践中心开展“烟头不落地 城市更美丽”捡拾烟头兑换礼品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共收集烟头550余公斤,兑换鸡蛋1.1万余斤;组织34家单位在城区9个主要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组织13支特色宣讲队伍持续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读书分享会等活动300余场次。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系列活动;组织各所、站开展“巾帼向党 喜迎三八”文艺汇演、插花培训、女职工亲子运动会、“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表彰活动等丰富的庆祝活动100余场次。
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运用各种方式和载体,不断加大媒体宣传、行业宣传和社会宣传力度。在渭南日报、渭南广播电视台、临渭政府网等媒体开设《创建进行时》栏目,每天播发创建工作动态、创建暗访曝光等稿件100余期;组织各街镇、各部门对公益广告规范设置进行全方位、地毯式排查,共排查出陈旧、破损、错误等公益广告686块,已全部整改到位;组织各街道、教育、卫建等部门对国家卫生城市网上满意度开展调查问卷共计10余万份;同团区委招募的志愿者及各部门抽调人员约3600余人,对24个点位社区的所有小区约13万余户居民进行创文调查问卷入户宣传活动;编发全区创文工作动态30余期;在城区设置290余处音柱喇叭,每天定时播放创文知识。
编辑:于小欢
初审:姜博
终审:陈伟 李增平
编辑:临渭频道于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