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文艺+非遗” 老手艺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记者:盛戈)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为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5月2日,临渭区“老艺人赋能乡村振兴”非遗展演活动走进临渭区故市镇东屯村,村民在家门口乐享文化盛宴。

舞台上,唢呐演奏《洪湖赤卫队》、碗碗腔《金碗钗·借水》、渭南八极拳、朱王秧歌剧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表演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台上演员表演到位,台下观众掌声连连,经典非遗的表演魅力在舞台上尽情绽放。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了多种非遗产品,既有临渭草编、崇凝花馍、剪纸、陶瓷等传统民间手工艺作品,也有临渭水晶饼、孝义醪糟、油糕等地方非遗小吃,让群众近距离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据了解,下一步临渭区将深入挖掘乡村艺人资源现状,通过深入基层访、到村入户问、社会调查询、老者艺人讲等多种形式挖掘辖区内有传承基础、规模数量、市场需求、社会价值、发展前景的传统工艺,发现一批有潜力的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通过组织培训班、交流讨论、实践教学等方式指导传承好刺绣、草编、织染布、酿造、剪纸、戏曲、木匠、泥瓦匠等传统工艺和工匠技能,通过老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帮助他们进行技艺提升,使其产品能够保持传统文脉、凸显地域特色,帮助农村劳动力凭手艺在本土谋生计,力求让他们成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先锋力量,促进乡村文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着力提升老手艺从业者的职业技能、品牌意识,引导其探索“手工艺+创意设计”理念,充分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提升手工艺发展水平,进行手工艺创意产品开发,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培育和壮大手工艺产业规模,不断延长手工艺产业链,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联农带农作用,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同时,立足本地特色,积极打造手工艺品品牌,通过参加各类展销会,开展网络直播,全面拓展手工艺品销售渠道,增强临渭区传统工艺知名度。

编辑:范静

初审:姜博

终审:李增平

编辑:临渭频道于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