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在东秦|临渭区:发展银发产业 创建全国首个“老年友好型”城市
4月18日上午,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召开“二十大精神在东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临渭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王志鹏以加快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推动临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题对临渭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介绍。
据王志鹏介绍,临渭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优势,明确了以创建全国首个“银发友好型”城市为目标,策划产业类项目78个,先后成功举办“博鳌文创周银发友好城市高峰论坛”“全国老年用品设计大赛”“银色浪漫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吸引了一批知名企业来区考察,26个项目成功签约。银发经济研究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康养产业学院完成揭牌,银发经济产业园、蓝城特色小镇、华体智慧健康体育小镇百亿布局南塬,美好生活示范区康复康养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银龄金街”建成运营,解放街道陕西路社区站南街道四号社区先后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临渭区发展银发产业,加快美好生活示范区建设是具有自身优势的。一是环境优势。临渭区地处渭南中心城区,境内铁路、高速、国道四通八达,交通便捷,南依秦岭,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好,适宜康养。二是产业优势。一产方面,临渭区是传统农业大区,农业产品丰富,葡萄、核桃、猕猴桃等优势产业种植规模大、品质好。二产方面,辖区内有渭南国家高新区,其3D打印、酵素产业都与发展银发产业高度契合,且相互关联。三产方面,目前已建成杜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康养机构,“银龄金街”等集老人吃、穿、住、用、行于一体的示范点,桃花源民俗文化园等旅游景区。三是政策优势。临渭区地处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都市圈等多重重大政策叠加区。
今年,临渭区主要预期目标是:辖区生产总值达到548亿元(含高新区),同比增长6.5%左右。其中临渭本区达到385亿元,同比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左右。
将突出项目建设,坚定不移扩投资、稳增长。
临渭区围绕专项债支持的9大领域28个专项,谋划项目、加大储备、做细前期。全年策划包装重大项目150个以上,争取中省各类资金40亿元以上。实施重点项目220个,实现年度投资240亿元。确保渭北排水系统改造等75个项目建成投用,推动金水路北段东侧棚户区改造二期等145个项目完成投资计划,力促沋河南段治理等8个前期项目取得实质进展。举办专题招商活动4场以上,小分队外出招商40次以上,到位资金125亿元以上。推行“容缺+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帮办代办”机制,深入开展企业项目“大走访、大调研、解难题”活动。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9000户以上。
突出产业发展,坚定不移提质效、增活力。
临渭区将创建全国首个“老年友好型”城市,改造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站、农村互助幸福院15个,创建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加快瑞泰恒达、新创一星等5户企业升级改造,建设年产30万套智能垃圾箱、运达风电、年产5万吨铝板幕墙材料等工业项目。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0亿元。打造省级商业步行街1个、镇级商贸中心5个、县域仓储配送前置仓2个。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4个,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0户、规模以上服务企业2户,让城市充满浓浓的烟火气。
突出城市建管,坚定不移提品质、增魅力。
实施城建项目52个,年度投资83.7亿元。确保新民路、抱丰路建成通车。启动印机南院等城改项目4个,加快梅园新村等棚改项目8个,提升改造背街小巷6条,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2座、餐厨垃圾就地处理站2座。新增停车位2000个,建设充电桩500个以上。全力建设“城市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新增绿化30万平方米以上打造老年友好型无障碍示范小区3个。推进“五社联动”基层治理试点,培育孵化126个社区社会组织,力促社会化组织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突出乡村振兴,坚定不移固底板、扬优势。
粮食面积稳定在103万亩以上。启动渭南葡萄产业园国家级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新建自动化果品分拣线2条,新增冷链库容3000吨以上培育种养加、储运销一体化龙头企业2家。实施智慧水务高效节能提升改造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个,改良果业品种1.5万亩以上,在大中城市设立果业形象展示店3家。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打造“三变”改革示范村14个。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合作社10个,完成村庄规划编制80个,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6个,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支持下邽镇创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农村改厕1.2万户,推进污水、垃圾有效治理,持续实施通村通组路硬化,让农村群众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
突出民生改善,坚定不移惠民生、增福祉。
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调整机制,推进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建成公租房5500套,完成销售3500套,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所。完成20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校创建。加快中医药体系建设,打造医共体和“名院名科名医”,支持市一院、市二院创建三级医院。建成体育运动公园和全民健身中心,打造非遗工坊2个以上。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王志鹏在发布会上说,临渭区将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努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建成宣化小学、五里铺小学、第一幼儿园“两小一幼”学校,新增学位2800个;二是完成区中医医院搬迁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三是打通滨河西路等5条城市次干道路;四是投资7.6亿元,建设塬区水源地及农村水系连通工程;五是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放运营,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好研学场所;六是改建提升农村道路150公里;七是推动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提升工程,组建乡镇中医医共体;八是投资1.98亿元,实施93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九是投资1.6亿元,实施农村流通物流体系工程;十是新建2个城市公园,建成8个街头公园。
记者 武玲
编辑:视听中心张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