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 美好临渭》临渭区:2023 “银色浪漫 美好临渭”临渭发布系列活动 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盛戈 蔺佰禄)3月6日,2023 “银色浪漫 美好临渭”临渭发布活动正式启动。通过特色农产品展销周等系列活动推动了更多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有力打通了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提升地域农产品品牌形象,积极推动生态绿色崛起,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3月6日上午,临渭区在区艺术中心举办2023“银色浪漫 美好临渭”临渭发布活动,在推介环节,临渭区政府副区长王超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方向,推出了多个优质项目,涵盖银发产业、乡村振兴、文旅康养、城市更新和工业倍增5大类。
临渭区政府副区长 王超:我们精心策划了下邽镇葡萄微城市项目、临渭区猕猴桃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项目等12个乡村振兴类项目,欢迎农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三产融合相关领域的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打造银发健康食品品牌。
临渭区是农业大区,有105万亩耕地,种植有26万亩葡萄、17.5万亩核桃、9.7万亩猕猴桃。“临渭葡萄”荣登全国果品榜49位,品牌价值超20亿元。猕猴桃“龙珠异果”获评全国果业振兴百强品牌。
近年来,临渭区谋求从延伸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方面提升农业产业体系,从种业培育、土壤治理、种植管理等方面着手,实现生产体系不断优化,通过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实现农产品提档升级,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富裕增收。美好生活示范区核心区按照生态南塬、城乡统筹、产城融合的思路,经过多年持续打造,基础设施已经到位,公共环境优越。标准化厂房一期、二期的兴建,为承接农产品加工、中草药种植加工等产业入驻搭建了新的平台。围绕服务业发展布局,天留村乡村旅游项目、双创家园民俗商业街项目等16个文旅康养类项目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临渭区政府副区长 王超:时代在变、需求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诚挚邀请您到临渭来,饱览临渭色彩,感受临渭温度,憧憬临渭追求。让我们携起手来,耕耘新变化、开拓新空间,在这片银发友好的土地上,共同参与、体验和传承!
当天下午,“2023临渭发布”系列活动之一的“美好临渭特色农产品展销周”活动在吾悦广场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拓宽了临渭区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商互联,是临渭助力乡村振兴又一重要举措。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现场来往群众络绎不绝,十余个街镇带着自家的优质农产品现场展示。
展台上展示着崇凝镇的空心挂面与酵面麻花,其中线王村手工空心挂面共13道工序,从和面、揉面到挂面、切面全纯手工制作无任何添加剂,酵面麻花同样也是纯手工制作,干净卫生老少皆宜,近年来在全市全区火锅店里,都可以见到这些产品的身影。
临渭区崇凝镇乡村振兴办干部 王茜玮:近年来,崇凝镇以六个一为目标,聚力提升产业发展,六个一即建好一片高标农田,种好一垄优质小麦,磨好一袋精品面粉,做好一份手工挂面,炸好一根酵面麻花,烙好一张家常饼子,在这里我代表陕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渭华起义发源地临渭区崇凝镇,邀您品尝长寿塬苹果,尝酵面软麻花,吃纯手工挂面,享绿色与红色相融的美好氛围。
阳郭镇灵阳村也在这里设置了展台,香菇是灵阳村的农业主导产业,对于自己的产品,他们充满了信心。
临渭区阳郭镇灵阳村驻村工作队员 肖东阳:阳郭镇灵阳村,坚持党建引领加群众参与的方式,建立了灵阳村香菇及其产业园,采用优质的苹果木片和小麦麸皮,通过传统方法孕育出大自然的美味,欢迎大家采购灵阳香菇,助力乡村振兴。
崇凝镇的挂面、麻花,阳郭镇的香菇、土鸡蛋,蔺店的瓜果蔬菜……一个个特色产品成为了展示临渭区现代农业形象的新名片,也成为了连接乡村振兴道路的新桥梁。临渭区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秦东大地生根发芽、拔节孕穗。而此次2023临渭发布“银色浪漫 美好临渭”活动的开幕产生的诸多惊喜,将成为临渭区新的能量和智慧。
编辑:于小欢
初审:盛戈
终审:陈伟 李增平
编辑:临渭频道于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