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苍渡村:葡萄助增收 示范做引领
产业兴、百业兴,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在做好当地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信义街道苍渡村就在做好传统葡萄产业的同时利用示范园寻求新的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来到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苍渡村,这里刚刚采摘好的葡萄在地上排成了长龙,葡萄颗粒饱满,汁水浓郁,地头一派忙碌丰收场景,从七月份葡萄成熟以来,村上就四处联系销售渠道,线上线下齐发力,促进当地葡萄顺畅销售。
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苍渡村 第一书记 邵宪理:通过联系外地客商、对接本地超市、在朋友圈宣传推广、利用线上卖货平台等方式广开销路,形成了线上下单,线下免费送货上门的协同模式。特别是在8月初的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上,成功对接美团、中卡供应链及一些线下企业,拓宽了苍渡村葡萄的销售渠道。
据了解,苍渡村属于葡萄种植传统村,已经有30年的葡萄种植历史,主栽品种有巨峰和户太,目前种植面积有两千多亩。张文革算是村上种植较早的农户之一,1991年开始种植葡萄,他也见证了村上葡萄产业的变迁。
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苍渡村 村民 张文革:当时没人栽,咱在外面跑的看别人栽,栽了两亩,当时卖就是自行车带着卖,不敢种的多,种的多了卖不了,后来用小汽车拉,再后来就增加了面积,再后来十年内就不牵扯卖了。
张文革的葡萄种植面积从2亩发展到11亩,葡萄销售也由找客商到地头客商找,今年葡萄的好价格也为张师傅带来了17万元的收入。如今葡萄也成了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为让葡萄产业更具市场竞争力,村里不仅引导果农科学种植,更是加大培训力度,改变大家的种植理念。
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苍渡村 村民 张文革:管理上,我们村每年培训两次,有时区上来人培训,我们村上也叫人专门讲课、培训,这几年因为这是人吃的东西,要保持绿色产品,肥料以前都上纯肥料,现在都是农家肥,口感好得很,客商也喜欢,出的价格也高。
如何让葡萄产业持续向好发展,村里在做好巨峰、户太两个传统品种的同时近年来也开始尝试新品种的引进。
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苍渡村 党总支书记 乔进安:这是我们村的18亩示范园,示范园把以前老品种更新了,更新的品种有阳光玫瑰、黄金蜜、中国红玫瑰。阳光玫瑰都已经挂果了,看来今年果子还可以。
目前苍渡村葡萄示范园已经引进示范多个新品种,阳光玫瑰也开始初挂果,带动十多户农户新发展面积100多亩,示范园也将成为村里优化产业发展路径的新航标。
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苍渡村 党总支书记 乔进安:近年来我们产业规划是以集体葡萄产业园为依托,在传统葡萄种植基础上,充分发挥产业示范引导作用,引导群众更新改良葡萄品种,以葡萄品质增强葡萄市场竞争力,在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下一步,信义街道将继续走出去,多学习、多借鉴,为本地产业发展做好谋划,用产业助力信义街道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农业融媒中心
编辑:胡斌
初审:唐红萍
终审:张军涛
编辑: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