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信义在行动(二):蔬菜种植做示范 产业发展有活力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模式,让示范带动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紫兰村党总支书记 韩卫霞:我过来看下咱们这地平整的咋样了?

蔬菜大棚工作人员:基本平整过了,剩一点一拾掇就完了。

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紫兰村党总支书记 韩卫霞:看还需要什么让村上协调的?

采访当天刚好碰到紫兰村党总支书记韩卫霞来到村里的设施大棚基地,一方面了解产业发展情况,一方面看看这里目前的产业拓展情况。据了解,信义街道紫兰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耕地4458亩,主导产业以粮食、葡萄种植为主,但是村集体经济一直是制约村里发展的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村里多次和街道办沟通并争取相关项目,实现村集体产业零的突破。

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紫兰村 党总支书记 韩卫霞:因为紫兰村集体经济一直是个空壳村,经过向上级申报,引进了大棚现代化恒温棚项目,技术方面村里经验比较欠缺,所以咱采取党支部+企业的经营模式,如果带动起来以后,咱村也可以有自己的集体经济。

村里缺经验先由企业来示范,承包可以为集体经济带来一部分收益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先学习,为发展集体经济打好基础。

说到示范带动在信义街道不仅是村里想办法,这种植能手也发挥起示范带动作用,来到信义街道星火村,这里一派繁忙景象。张会文是当地的圣女果种植能手,从曾经的圣女果代办到自己种植也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了,街道办和村里也鼓励当地产业发展,他就想发挥发挥自身的作用,目前在村里种植露天圣女果20亩,大棚圣女果15亩,圣女果种植期和收获期可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近四十个,最近他的圣女果基地已经完成栽植,正在培土和灌溉,预计七月份就可以上市。

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星火村 村民 张会文:圣女果我连收带种十来年了,以前果园少,我主要在外地收,这几年回来,在村里种圣女果带动村民致富。

记者:你这工资咋结算?

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星火村 村民 张会文:按照小时结算。

记者:嫂子你早上几点过来?

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星火村村民 侯亚丽:一般就是六点进地。

记者:一天干几个小时?

渭南经开区信义街道星火村村民 侯亚丽:一天大概就是七八个小时。去别的地方没时间去,在家主要带孩子,把娃送去后就过来干活。

张师傅说他在带动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希望通过自身示范种植有更多农户可以发展种植增加收入。据了解,目前除了紫兰村、星火村,信义街道郝家村发展了西瓜大棚产业,信义村发展了茄子、莲花白等露天蔬菜种植,各村均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有党支部+发展模式、有种植大户示范引领模式,截至目前信义街道辖区发展蔬菜种植面积共计2000亩,蔬菜种植的发展也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群众种植提供了好的参考和示范。

集体经济发展稳扎稳打,不盲目、不跟风,先示范再发展,种植能手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发展,多元化的探索路子让信义街道产业发展活力满满,我们也期待好产业为他们带来好收益。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农业融媒中心

编辑:胡斌

初审:唐红萍

终审:张军涛


编辑: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