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经开区:战“疫”扶贫两不误 不负春光耕作忙
雨水至,春耕始,万物生。新冠肺炎疫情挡不住春天的脚步。
这不,2月19日一大早,星火村村民周军利就和亲戚尹明亮带着工具来到了自家桃园,开始修剪树枝。果树要有好收成,修剪、施肥、浇水,哪一项都不能马虎。
“今年这桃树长得不错啊!”看着桃枝上饱满的嫩芽,尹明亮由衷地赞叹道。
“就是的。本来还担心因为疫情耽误了农时,好在村里及时组织我们下地干活。”周军利说,“去年行情不好,我这6亩桃子才卖了1万多元,但愿今年能卖个好价钱。”
“过两天就该施肥了,你还不赶紧去村里的农资商店买点囤着?这种非常时期,到处都交通管制,小心到时候买不着了。”
“这个我倒是不担心。听村干部说,前段时间,那个农资商店已经储备了很多化肥、农药,绝对够咱用的。”两人一边干活一边聊着天,很快就修剪好了一大片桃树。
跟周军利一样,这一天,付斌也起得很早。
付斌是临渭区官路镇官路村的西瓜种植大户,去年他和朋友在信义街道信义村承包了500亩土地。为了方便干活,今年1月6日,他在信义村的地里临时搭建了一个帐篷居住。谁知这一住,就是40多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回不了家,也干不了活,只能在帐篷里待着。好在信义街道的工作人员很照顾我们,不仅给我们送来了米、面、蔬菜和口罩,每天还派专人给我们测量体温。”付斌指了指自己戴着的口罩说,“我这个口罩就是他们前两天刚刚送过来的。”
“前天,村干部专门赶过来跟我说,可以下地干活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别提有多高兴。疫情确实耽误了些时间,所以这两天我和工人们都起得特别早,每天多干一些,就能把前面落下的活多补回来一点。”付斌说。
正说着,付斌的电话响了起来。“货到了?好,我马上派人来取!”挂了电话,付斌向正在地里干活的一个人大声喊道:“老郭,大棚膜到了,你开车去给咱拉回来吧。”
从付斌的西瓜地出来,沿着田埂往前走一小段路,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辽阔的麦田,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十分喜人。几个农民正戴着口罩用水管给麦苗浇水,信义村村民李文育就是其中一个。看着从井里抽出来的清水慢慢地流向麦田的各个角落,他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只要咱把庄稼伺候好了,今年就肯定能有一个好收成!”(陕西日报 记者 姚志伟 田锡超)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