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前端、治未病” 打造新时代渭南诉源治理的“样板”
今年以来,华州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牢“抓前端、治未病”目标导向,坚持“解纷关口前移、调解力量下沉、纠纷前端化解”思路,推动形成“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的递进式纠纷化解机制,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截至7月底,该院同期一审民事新收案件数量下降15.51%。
坚持示范带动。在莲花寺镇成立首个诉源治理工作站,镇党委书记任站长,镇长、人大主席任副站长,辖区人民法庭庭长、派出所长、司法所长、综治办主任、驻镇各站(办所)负责人、各村(社区)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为成员,制定《莲花寺镇诉源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并在所辖各村(社区)设立诉源治理工作点,形成村镇区三级联动、纵向到底、上下贯通的纠纷预防化解体系。
强化各方保障。为诉源治理工作站配置必要办公设施,接入“综治平台”“在线调解室”“微法庭”等信息化系统,各政法单位派驻专人专司诉源治理工作站工作,村(社区)工作点吸纳精通法律法规、调解经验丰富、群众威望较高的离退休老干部、乡贤人士加入调解队伍,并根据纠纷调成数和自动履行率落实“以案定补”政策,确保人财物保障到位。
发挥联动效能。各村(社区)诉源治理工作点负责矛盾纠纷普遍排查,及时化解婚姻家庭、抚养继承、土地承包经营等涉及群众切身权益的纠纷;化解未果的,予以登记并引导当事人到镇诉源治理工作站进行再次调处;诉源治理工作站除化解当事人上门寻求帮助的纠纷外,重点调处各诉源治理工作点转来的矛盾纠纷,对疑难复杂问题,通过信息化系统实时连线区法院在线进行业务指导,需要司法确认的,通过工作站的“微法庭”及时进行司法确认,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推动科学治理。诉源治理工作站定期分析矛盾纠纷的主要特点和易发多发领域,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意见。对重大案件、群体性纠纷、敏感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及时上报,并做到应急处置,有效减少不稳定因素发生。拓展和延伸诉源治理工作点职能,支持和促进村(社区)“两委”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定期举办法治讲坛、以案说法等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在法治轨道上参与治理、主张权利和解决纠纷。
严格考核考评。为党委实施“平安村(社区)”“无讼村(社区)”“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村(社区)”创建活动拟定评审条件和考核标准,并通过法院司法数据平台为党委提供考核依据,对诉源治理成效突出的村(社区)予以通报表扬,对纠纷不及时受理、不及时开展调解造成辖区出现重大刑事案件、民转刑案件或有重大影响的信访案件责任倒查,对万人起诉率不降反升的村(社区),及时进行组织约谈,为华州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诉源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系统性工程,需要锚定目标、蹄疾步稳、久久为功。新时代新征程上,华州区人民法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诉源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促进诉源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更好成效,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渭南、法治渭南建设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编辑:李静
审核:王晓红
终审:周新宏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