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区梓里村社区工厂动起来了
社区工厂动起来了,村书记李怀亮心头的石头落下了。
要说这社区工厂,那可是华州区杏林镇梓里村的命根子。疫情当下,办个像模像样的村集体经济简直太难了。全镇上上下下的党员干部,筹划了一两年,付出的心血不计其数,可算引进了这个汽车方向盘加工厂。不仅能给村集体增收,还能留住村里的年轻人,让梓里村有了一抹青春绚丽的色彩。
开工3个月,工人手头的活儿逐渐熟练,厂里的管理日趋正轨,但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工人也接二连三地感染了,不得不停工停产。
面对疫情形势,书记李怀亮没有“躺平”,相反倍感责任重大。过去的3年,梓里村没有一例阳性病例,没有紧急应对阳性患者的经验,但多年的防疫工作,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
“我们村位于城乡接合部,人口密集,早在2022年12月初,村里就做好预案,把‘保健康、防重症’作为当下主要工作任务。采取四个‘早’措施保障村民健康,同时无论如何都要保工厂工人健康。”李怀亮说。
四个“早”就是面对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发热患者人数的增多,要做到早准备,安排村卫生室提前储备药物做好应对。同步早研判,及时掌握返乡人员情况和诉求,分类施策,做好宣传引导,做到早控制。通过全面统筹力争早见效,让群众生活正常,工厂复工复产。
通过摸排,李怀亮很快摸清外出务工人员和没有返乡人员的数据。下一步,如何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全靠李怀亮指挥了。
于是,村干部忙了起来,村里的微信工作群也忙起来。“全村人都在群里,我们每天都要在群里发送病毒防治小知识,同时倡导红事缓办,白事简办。群里有群众反映感染后的症状,就通知卫生所工作人员针对性地进行用药指导。有生活困难的群众,村干部也会及时上门帮忙解决。”李怀亮说。
村里卫生室的郭英忙了起来。“卫生室每天的接诊量都很大,我们会对症下药,同时对用药进行回访,以免发生不良后果。针对行动不便的人和留守老人,我还要上门服务,每天从早8点要忙到晚6点。”郭英说。
工厂负责人周亮也忙了起来。“厂里是去年12月20日放假的。放假后我每天都打电话给工人,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针对需求会上门送药。同时跟书记商量,停产期间,给每个工人每天补助60元钱,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周亮说。
通过繁密又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梓里村全村1934人,没有一例重症,截至目前,感染后健康恢复率达80%。“当然最让人欣慰的是,去年12月28日,社区工厂便复工复产了,比预计的早了好几天。”李怀亮说。
新年伊始,走进社区工厂,厂里的灯亮了起来,工人们动了起来,机器转了起来,车间里一派热气腾腾的忙碌景象,预示着梓里村美好的未来。
记者 刘虹
来源:渭南日报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