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民政这一年:厚植为民情怀 增进民生福祉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2022年,合阳县民政局聚焦特殊群体、群众关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践行“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工作理念,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稳稳托起合阳人民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兜底保障精准发力
“党建+救助”服务品牌在全市进行试点,促进党建和社会救助业务深度融合,实现了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为全市提供了合阳经验。深入开展党员家访、社区干部下访、网格员走访“三访”活动,共走访困难群众5254余人次,落实临时救助2833人次,纳入兜底保障范围275人。今年共发放各类救助补助金7126余万元,惠及群众7746户35864人。
基层治理有力有效
开展“三无”小区治理,45个“三无”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61个“三无”小区转化为“五有”小区。
健全完善自治章程、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评选优秀村规民约12期。
落实村务公开、社区协商“双备案”及履职工作,推广应用“7+X”村级议事协商机制实现自治章程及村规民约全覆盖,村级事务公开700余次,创建全国议事协商示范点1个(黑池镇五丰社区),市级协商示范点2个(金峪镇解庄社区、和家庄镇东马社区)。
推行清单制和积分制,探索推行“小微权力”代办“113”机制,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建立以村(组)干部、党员骨干为主体的代办队伍215支,代办员231人,每季度对“小微权力”清单建设工作及代办员进行考核,并发放代办员补贴,以考核倒逼工作责任,以奖励激发服务热情,用“清单”助推乡村振兴。
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老年养护院项目主体完工,中心敬老院完成新增护理型床位80张,王村镇、凤凰社区等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接近尾声,11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提升改造全部完成。
坚持对留守老人实行月遍访,对110户困难老人家庭按照“一户一策”要求进行适老化改造。组织开展重阳节“重孝道、知感恩、传美德”活动,慰问80周岁以上老人14户。
率先在全市完成居家照护人员培训380名,积极参与市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优秀组织奖。
民生服务稳步推进
在全县12个镇(街道)、215个村(社区)配备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实现了机构、人员全覆盖。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纳入网格化管理,对全县留守儿童等各类困境儿童实行建档立卡、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全年共发放孤儿、孤儿大学生、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助金94余万元,惠及116人,并免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享受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待遇政策。
向12342名困难残疾人、4734名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共1349.728万元,做到及时保障到位、救助到位、扶持到位。
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78人次,站内救助64人,街面救助14人,护送返乡15人次。
省、市上半年福利彩票暨3D营销工作推进会在合阳成功召开,第一时间在民政系统就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学习,并围绕怎样提高彩票销量、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
注重彩票站点巡检,每周组织人员及时巡检站点,常态化对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与业主进行业务技能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解决。
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利用“214”“520”等特殊节日,开展婚俗改革“五进”活动30余次,发放婚俗改革《倡议书》13000余份。
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新建的婚姻登记大厅项目有序推进,婚姻登记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今年共发放结婚证2951对、离婚证257对,补发结婚证770对。
殡仪馆共火化遗体130具,较去年增长了35%,公墓安葬骨灰80余对,主持告别仪式、安葬仪式累计60余场次。公墓清明节期间推出了免费代祭祀服务活动。期间共劝返前来祭扫的群众60余人、通过照片和远程视频的形式共完成了90余户丧属预约的免费代祭扫服务,敬献鲜花500余支。
社会组织规范发展
建成社会工作服务总站1个、镇(街)社工站12个、社区社工室8个,在城关、坊镇开展“五社联动”试点,累计开展服务活动项目7个,服务对象673人次。
指导督促镇街、社会组织注册志愿服务队713个,志愿者 5.1万名,共计服务时长44.2万小时。全县参与乡村振兴的社会组织117个,参与率达48%。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杆。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合阳县民政局向一年来关心和支持民政工作的各位领导、各级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热心支持合阳民政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祝福!
向奋战在民政战线上的全体干部职工及家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
编辑:李白冰
来源:合阳县民政局
编辑:程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