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心理辅导】心平常,自非凡——合阳中学致全体高三家长朋友
亲爱的高三家长朋友:
您好!
岁月匆匆,转眼间,孩子升学考试的日子就要到来。作为家长的您一定倍感欣慰,欣慰孩子在您的辛勤培养中健康成长,欣慰孩子即将开始一个崭新的未来,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高兴的时刻啊!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它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它关乎我们孩子的未来,但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高大学、梦想、现实、快乐、悲伤……在这交织着快乐和痛苦,激情与压力的时刻,您的心态是否从容?您是在享受这个过程,还是把高三当作吃苦受罪?您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还是在打击孩子脆弱的自尊心?您是在给孩子的前进提供助力,还是在无形中帮倒忙?您是在教会孩子笑看风云,还是让孩子手忙脚乱?在这高考临近的日子,看着孩子紧张忙碌的身影奔走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您是否总想为孩子做点事情,您是否总想为孩子分担点什么?该怎么做才能对孩子起到积极的作用呢?希望下面的建议,对您有参考意义。
-PART01-
留一颗平常心给自己
“家有考生父母忧”,正因如此,家长在高考前夕也应该给自己“减减压”,用自己的平常心去影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尽量避免孩子由于害怕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而产生过度的精神负担。与其让孩子感觉您对他有多大的希望、多少的要求,徒增他的压力,还不如让他一如既往地自由发挥,让他能做多好就做多好。这样,孩子没有过多的顾虑,反倒容易考出正常的水平,真正做到无愧自己、无愧家人。那么家长应该保持哪些积极的心态呢?
欣赏心态:孩子长大了,正在面对自己的第一次大考验,你看,他正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呢,不管结果如何,这一切都太美好了!持这种心态的父母是高明而幸福的。
放飞心态:孩子长大了,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的,现在就是他锻炼的机会,总有一天他会飞翔的。所有的飞翔都来自锻炼。
信任心态:相信他,经过努力,他会做成他自己。几乎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信任,孩子也不例外。父母的信任往往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动力。
放权心态:我们经常看见一些孩子学习不好,父母好像比孩子更加着急,这就是父母没有这种放权心态的缘故。孩子只有拿到了自主权,才可能对自己、对家庭有责任心。
伙伴心态:父母陪孩子一路走下去,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会跟孩子在一起,这种源自亲情的伙伴关系,父母扮演的是亦师亦友的角色,孩子得到的是爱和扶持。无论发生什么,孩子都会拥有强大的心理能量。
提醒心态:父母在一旁默默地观察孩子,如果孩子有一些疏忽的地方,父母应该和气地提醒孩子。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这种提醒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PART02-
送一颗自信心给孩子
考试期间让孩子感到自信,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儿,作为考生家长的您如何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呢?
1、在生活上多一些微笑,从小事上多一些鼓励。及时肯定孩子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不要把中考或高考当作“不成功就失败”的战场,而是引导孩子把这当作一次宝贵的人生经验去体验和珍惜。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以期获得更大的成功!
2、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相比。
3、不要低估孩子的应对能力,要尊重孩子的学习习惯。
4、请记住,学会放手也是对孩子的信任和关爱。
-PART03-
当一个贴心的助手
作为家长可以从侧面做好孩子的应考小帮手,料理好孩子的生活起居以及考前的琐碎准备,帮助孩子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1、带头做好有规律的作息,保证一定的运动和娱乐时间。
2、安排好孩子的饮食:保证粮食类、蔬菜水果类、优质蛋白质的供应;多吃B族维生素以及清热解暑的食物;避免辛辣和刺激。
3、该干啥就干啥,不要刻意营造和平时不一样的氛围。
学习方面:很少有家长能真正指导或直接帮助解决孩子各门功课的难题和合理引导考生进行针对性的复习。作为高三的学生,学校都会有一整套的复习方案,所以家长不必要过多地干涉,让孩子尽量跟随学校的进度进行复习。
生活方面:这是作为家长唯一一件只要尽全力就能做好的高考辅助性工作,因为你了解孩子喜欢吃什么,你了解怎么吃才能够保证营养,你能帮孩子安排好膳食与休息,避免因生病而影响学习。这是作为家长唯一一件只要尽全力就环境方面:家长要尽可能保持一个好的轻松的家庭氛围,因为每个孩子到了高三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拼搏。孩子本身面对的压力就不小,不要太在意孩子每次考试的成绩。回家后尽可能谈论轻松的和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帮孩子减压。孩子的心态越好,最后高考发挥得就越好。
信息获取与志愿填报:一定程度上来说,信息获取的准确度会左右你的决策。“考得好不如报得好”的说法在一定意义上是存在的。如果你紧密跟踪一两个专家的博客,从中了解一些高考普遍适用的基本原理;紧密跟踪一两个近年刚考完的家长博客,从中汲取高考政策走向变化和重要节点对策;紧密跟踪一两份主流媒体,从中了解这一年高考的进程与实时概况,这样,你的信息获取肯定是有效的、准确的。绝大多数人的志愿填报是自己或在一些热心人的帮助下做好的,因为具体到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参照成绩波动范围,考生实际上可选余地并不大,况且整体志愿方案的选择需要的不仅是了解规则和熟悉院校,更重要的是贯穿其中的思维模式。
关于考试成绩:家长要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孩子进入考场,以坦然的情绪接受成绩与结果,没有必要去盲目高攀清华、北大等比孩子实力高的高校,更不要去低看那些不知名的高校。只要高三这一年努力了,付出了,孩子考出基本正常的水平,这个高考对于您和您的孩子来说就是成功的。
-PART04-
做一个耐心的听众
在高考期间,作为家长要多用眼睛去关注孩子,多用耳朵去聆听孩子愿意去叙述的事情,你的“看到”和“听到”已经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了。在此过程中,可以多给孩子一些拥抱。
在高考过程中,作为家长,首先应该稳定住自己的情绪。不要一考完就问有关考试的一系列问题,最好一句也不问。如果孩子愿意交流,家长这时就要做个专注的聆听者,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发泄出考试的郁积情绪。
虽然高考很重要,但它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多一点平常心,多一点自信心,多一点乐观的精神,也许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很多人都觉得高三孩子脾气坏、不好沟通。其实,正常情况下高三孩子的内心并不复杂,他们大部分的压力是来自繁重的课业负担、同学间的竞争以及老师们的叮嘱。但家长们考虑的问题就复杂多了,比如孩子未来的前程问题、自己的面子问题,以及生活压力等问题,所以在思想上比孩子更容易焦虑,交流起来更容易犯急躁的毛病。
因此家长平常在跟孩子沟通时,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说话的语气——平静地交流,更容易被接受。
很简单,家长在说话时,哪怕憋着一肚子火,也要提醒自己音量不要太高,语速不要太快。要允许孩子反驳、发牢骚,听孩子把自己的意见表述完,而不时中途粗暴打断。以平静的口气交流,就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反之,说得再有理,孩子也会认为你是在教训他,根本就听不进去。
说话的时机——在孩子有心理准备的时候。
很多家长一上饭桌就开始数落孩子,或者趁孩子高兴的时候赶紧跟孩子唠叨几句,觉得此时孩子心情好,什么话都能听进去,其实大多数时候结果往往相反。与孩子沟通,最好是在孩子有心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孩子不会觉得突然,对于家长的批评或建设性意见也易于接受。
说话的方式——不必非得“定期”“定时”。
90后、00后的孩子,性格中自然、随性的成分很大,所以不要以刻板的方式跟孩子谈话,否则他们会觉得“假”,往往还没等家长说出什么,就从心里本能地排斥。跟孩子交流不必非得“定期”“定时”,也不要一味照搬别人的经验,别人家里适合的方式不一定自己家也适合。
说话的禁忌——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很多高三家长一想到“高考”这两个字,心里就发憷。有的孩子本来成绩很好,自己也是信心十足,但家长却总担心会出意外,时刻提醒孩子别“关键时刻掉链子”,弄得孩子也神经兮兮,导致心理上真的出现问题。另外,家长在给孩子提要求时别把话说绝,不要让孩子觉得,高考是一件考不好天就会塌下来的事情。
备战高考就好比马拉松比赛,没有人能够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也不可能在每次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并取得进步。特别是在备考的最后阶段,高强度的学习,频繁的以考代练和睡眠不足,往往致使高三孩子出现身心疲惫的情况,有的甚至出现高原期,从而导致成绩下降或在考试中出现低级失误。这时,孩子最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关心。
因此,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积极地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疲态或情绪波动的情况,就要用温馨和善解人意的言语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理解、关心和鼓励,以帮助他们调整好状态。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