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城关街道办安阳村第一书记杨东锋同志先进事迹
为民谋事践初心 下沉基层勇担当
——合阳县城关街道办安阳村第一书记杨东锋同志先进事迹
“谢谢杨书记!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轮椅,我当时也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你真把我的事放在心上。”看到送来轮椅的那一刻,合阳县城关街道办安阳村杨景民及其家人激动不已,连连表示感谢。杨景民因脑出血后遗症导致半身肢体障碍,躺着在床上行动不便,坐上轮椅的他,紧紧握着杨东锋的手一个劲的说:“谢谢杨书记,谢谢……”
“杨书记天天在村上,为村里做了很多实事。修了路、绿化改造了旧巷道、为我村争取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解决了我们的愁心事。”
2021年7月,合阳县人社局干部杨东锋被选派到城关街道办安阳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从那一刻起,他决心怀揣使命和担当,一定要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村里人”“自家人”,用心用情用力,切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几个月下来,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认可。
深入调研 摸清村情民意
为了尽快融入安阳村这个大家庭中,杨东锋把了解村情民意作为进村后的首要位置,在短时间内,推动村级发展,时间紧,任务重。他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了解村情,倾听民意,吃透村情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积极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党员座谈会,就村上的人口构成、居住状况、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及村上的主导产业、群众收入情况、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了调研。每天走巷入户,与村民聊家常、交朋友,村民们很快知道了这个“第一书记”;作为第一书记,他也很快了解到村里急需解决的是道路铺设和灌溉用水的问题。同时,根据村级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关于完成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
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
第一书记作为乡村振兴的“引路人”。当好时代先锋,创新乡村发展新路子。第一书记杨东锋以党建引领践行“践初心、强服务、促振兴、暖民心”四步走,建强基层组织堡垒,点亮最美安阳。到村后,他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发挥引导、示范和协调作用。为真正发挥驻村帮扶工作实效,切实做到到位不越位、依靠不依赖,积极带领村两委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党规,重温初心使命,提升为民服务意识。指导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健全完善了各项制度和资料。精心准备,为全体党员上了3堂党课。工作中,他能充分发挥每位干部的智慧、经验与能力,激发他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助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增强班子战斗力。让安阳村“两委”干部当好发展致富的“主心骨”和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情系百姓 驻村帮扶办实事
几个月来,他尽心尽力帮扶困难群众,真正把村里的事、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分别为四组因患有脑出血行动不便的杨景民、杨建平等三人争取到手拐和轮椅。去年寒冬来临之前,亲自为困难群众送去棉被,并嘱咐做好保暖工作。
“走访安阳村发现,村路不平难行是问题之一,村子想发展,基础设施是关键;而且村级农业灌溉用水也是村民们最关心的问题。”驻村第一书记杨东锋感慨万千。自去年驻村以来,协助村上积极与农业农村局、交通、水务等涉农部门衔接,共为村上大大小小铺设15条道路,共计投资约330万元;为村上争取了1400亩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北湖引水管网铺筑1600米,总投资500余万元;争取41余万元用于投资旧巷道提升,与自然资源局积极衔接,为安阳村争取到绿化项目,补齐未成活苗木几十余棵,打造“美丽庭院”10户,积极配合推进旱厕改造工作,安装智能马桶100户全力营造美丽宜居生活环境。村容村貌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基层工作更好开展。
“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代表的是一个单位的集体荣誉,肩负着组织的嘱托和信任,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路上,只有切切实实让村级经济发展起来,为群众办实事,关心群众,让村民富起来过上好日子,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杨东锋说。
用行动坚守初心,倾真情驻村帮扶工作。工作中,杨东锋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又进入战时状态。作为第一书记,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他挺身而出,守土尽责,积极参与村疫情防控工作,设立值班岗,带头值班,并做好消杀登记,积极主动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等方式引导大家正确面对疫情,配合村干部带领群众开展各类防疫工作,为村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了“防火墙”。
示范带动 引领产业振兴。
“有产业,村民才有心劲,也才有更好的精神面貌。村子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种植经验,这就是我们村发展的特色优势!”驻村第一书记杨东锋说到。安阳村的主导产业以玉米、小麦、花椒、中药材为主,为发挥中药材特色优势,作为第一书记,他亲自在抖音等微信公众平台宣传代言安阳村中药材,同时积极与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山林中药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黄芩科技研究院、澄城县澄品汇供销中药材储藏交易中心等联系,确保药材销量,带动群众致富。
学习期间,不忘工作,在杨凌学习培训期间,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西安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王征兵联系与安阳村合作血麦(血麦是“高铁锌小麦”“秦黑1号”的别称、“秦黑1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益康农作物开发研究所何一哲副研究员利用新发现的野生紫粒小麦孑遗种资源育成的高铁锌特异质小麦新种质。)、吊干杏、蟠枣、阳光玫瑰葡萄、草莓等大棚产业。2022年3月初,合阳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在安阳村的田间地头进行苗情、墒情、病虫草发生情况的全面调查,因地因苗制定春管方案。县农业农村局将小麦宽幅播种与玉米套大豆的试点放在该村,省市县农业农村局领导表示,2022年下半年,城关街道办安阳村将承担省农业农村厅的丰收节现场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节水灌溉点。
倡导文明 树立和谐新风
杨东锋认为,推进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扶智”。
如今的安阳村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五有”要求,着力构建“建管并重、以管促建”的微治理模式。以党支部为核心,负责对村庄建设规划、环境卫生整治、红白喜事操办、弘扬正能量事迹、文明先进评比等进行集体商议决定,积极营造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浓厚氛围。搭建“微平台”,通过制定出台《安阳村村规民约》等管理措施,以群众广泛认可的制度,规范村庄建设、风貌管控、环境卫生工作,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确保村容环境治理的常态化。为了丰富乡村振兴文化生活,他积极协调县文旅局为村文化振兴争取锣、鼓、镲、恰、衣服等器材和衣服。
“去年12月,我在杨凌示范区王上村教学点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他们利用村规民约规范民风,家家户户门外均立有家风家训,时时刻刻提醒着村民,今后我们在工作要借鉴王上等村的好做法注重家风民风教育提升群众素质,推动乡村振兴”。杨东锋深有感悟。
如今的安阳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处处洋溢着崭新的气象。变化的村庄,折射的是第一书记不变的初心。
2021年安阳村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昔日的软弱涣散村,如今不到一年时间,村级环境卫生大幅提升,产业项目发展红火、村级道路平整,村民心里敞亮了。村民们都说“日子越过越好,既有盼头,又有奔头。安阳村被中共城关街道工委委员会、城关街道办事处评为2021年度项目建设先进村。
安阳村二队队长雷孝鹏专门写了一首“赞杨东锋书记”的赞歌“起早摸黑四处跑,多方联系争项目。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想叫村民富。连绵暴雨不停下,不顾安危逐户查,......天赐安阳好舵手,今年事实办的多,我不由得把他赞。”群众质朴的赞歌,看似普通,是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的最大认可。
下沉一线践初心,真蹲实驻担使命。如今,在战贫、战疫中,第一书记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希望,始终冲在一线、战在前沿,以担当诠释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与群众心连心、肩并肩,他们奔走在乡村热土,用点滴成绩汇成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合阳县城关街道办安阳村第一书记杨东锋就是其中一员,他带着对百姓的深情厚谊,走出机关,脚沾泥土,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自2021年7月份驻村以来,先后协助安阳村修路、解决抗旱用水、管网铺设、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绿化亮化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的着的实惠,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将继续坚守驻村岗位,以更加斗志昂扬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实现共同致富目标。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