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我为群众办实事】 合阳县坊镇:开门纳谏 下沉问访 灵泉古村垃圾场变身“晴梵广场”

发布时间:2021-04-22 10:56:05

“学高为师身正范,育得薪火传人间。”穿过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坊镇灵泉古村的青砖黛瓦,远远看到了这样一副对联。村民们说,这是村里新建的“晴梵广场”上的对联,是写给村里走出的大名人党晴梵的。

晴梵广场(图片由合阳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灵泉村是关中民居村落的代表之一,较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文学家党晴梵先生就出生在这里。

文化广场一“露脸”,就受到了村民们的“点赞”。其实,在一个月前,这个“晴梵广场”还是一处垃圾场,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了村里的文化广场和红色教育基地。而这令人惊喜的变化,来源于坊镇党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的“开门纳谏、下沉问访——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活动中,坊镇党委设立了“心连心”工作室,实施“知心事”“听心声”“解心结”“暖心窝”“定心丸”五步工作法,确保群众“急难愁盼”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广场西面墙上绘制的合阳中学原始校门和龙桧

在“开门纳谏、下沉问访——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坊镇党委了解到灵泉村垃圾堆积的问题后,在老村保护、新村建设的基础上,以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立足村情实际,挖掘红色资源,确定垃圾场改造方案,最终建成了这个群众满意、百姓点赞、村民高兴、孩子喜欢的文化广场。

广场西面墙绘制了党晴梵先生创办的百年合中原始校门和百年龙桧,东面书写了党晴梵先生生平,结尾处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文人的风骨。广场后面仿建了一处关中民居,有观景台可以远眺3A景区福山全景。前方照壁“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八个大字彰显着教育家的精神。

东面墙上书写的党晴梵先生生平

“我们村是乡村旅游示范村,晴梵先生是我们灵泉村的骄傲,这个广场给村里增添了文化气息,既留住了乡村记忆,又传承着一种精神,游客们都喜欢得很。”灵泉村党支部书记党建森说。

“原来这块地方都堆满了生活垃圾,建成文化广场后,村容村貌更美了,可以带着孩子学习党晴梵革命事迹,感受灵泉村千年文脉,让孩子有敬畏之心,更加热爱自己的村!”村民党伟说。

据悉,该镇将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坚持在“开门纳谏、下沉问访——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把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新气象,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王冬梅

来源:合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