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合阳县:抗美援朝老兵肖黑流的抗战经历

发布时间:2020-10-29 16:01:40

作者:肖选仁

肖黑流,男,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人,1930年1月12日出生,1949年9月应征入伍。在西北军区服役,随后由部队推荐在西安、兰州学汽车驾驶技术。1953年3月入朝参战,1956年3月复员回国,被分配到地质部工作。1970年回到合阳县,先后在合阳县医院、合阳县防疫站工作,1982年7月退休。

10月21日,我们采访了已经89岁高龄的肖黑流老人,提起抗美援朝战争,老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在朝参战的经历。

肖黑流和妻子(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1953年3月,我刚从西北军区兰州第一汽车学校毕业,正值抗美援朝战争吃紧的关键时期,党中央为夺取战争胜利,下达增兵命令。西北军区后勤部来汽校招收赴朝汽车驾驶员,我毫不犹豫报名参加抗美援朝战斗。随即和其他学员一起坐车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新安老州的富财沟营地,入列中国人民志愿军龙江后勤二团三连三排九班。我们的任务是开车往前沿阵地,运送作战所需的一切物资,包括战士的生活所需和打仗的枪支弹药等。

肖黑流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伍证件

我们的营地处在山沟里,汽车行驶的道路绝大部分是崎岖狭窄的山路,山路上空时常有美军飞机盘旋,搜寻目标,投放风雷弹、三角钉等,企图阻止我军运送战斗物资。为了防止敌军飞机的阻挠和破坏,我们白天基本不出车,执行任务尽量选择夜间。在特殊路段,我军为了运输安全,一里设一个防空哨,监视和传递意外信号。

肖黑流老人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车队驾驶员证件

3月26日夜,我和正、副班长三人出车,运输防空建设用的木料。车刚装好,我坐在车上的木料堆上,拿着枪押车观察情况,车刚前行的时候,突然上空一架敌机,投下一颗炸弹后继续朝前飞行,炸弹落在车的不远处,我大喊:“关灯停车!”然后头赶紧向下一钻,爆炸声及土石飞溅声震耳欲聋,我心想,这下完了!静等了一会儿,四周静悄悄的,我有意识地抬头看了一下,感觉没事,人车无恙,立即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唤醒了正、副班长。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我们三人坚定信心,对视大笑道:“咱们命大,开车,走!”最后,按时将木料送达目的地。

记得4月的一天,我和副班长出车,我先开车顺山路行驶,行至一段里边紧挨山崖,外边就是江河的山路,若有闪失,就会掉到江里车毁人亡,得一个人开车,一个人看路。副班长有夜盲症,看不清楚路况,我就坐在车前的保险杠上,盯着路面指挥他开。我们配合默契,开过了这段险路,最终完成了任务。

我们后勤汽车队的战斗任务特殊,没有规律,具有多变性。出车数量不定,可能是一辆,也可能是好几辆;物资库不在一处,而是几处;送达的目的地也不定,哪里需要往哪里送;路程长短不定,有几十里,也有几百里;所用的天数不一,有一两天,也有三四天。不管啥情况,我们都服从命令听指挥,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肖黑流老人个人档案——职工履历表

战争结束后,我继续随后勤汽车团在朝鲜服役,支援朝鲜进行战后重建。拉运水泥、石头、沙子修建西海岸防御工事等。直到1956年3月,我接到上级的复员令,才同其他复员战友乘车回国。

我今年89岁,与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烈士相比,我算幸运。现在回想起来,能为抗美援朝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我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伟大祖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我感到非常高兴!

来源: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

编辑: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