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西庄镇:践行“片区化”发展理念 绘就“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新画卷
(记者:唐蓉 通讯员:卜岳平 )近年来,韩城市西庄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镇村实际,以“三区”建设为抓手,系统全面稳妥推进示范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镇级全面统筹谋划,充分调研,科学施策,充分发挥镇域特色优势,抢抓农文旅融合发展机遇,积极培育以商促农新质生产力;镇村联动共同发力,运用片区化思维,集中优势办成实事,打造辐射城镇全域的城市北部农贸集散中心,推动乡村振兴持续稳步推进;注重差异化发展,创示范、树典型,培育独具山区特色的山村振兴示范典型,建设经验在全市推广,逐步形成以点带线呈面的良好态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文旅商”融合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运用系统化思维,一体谋划规划,梯次推进,下好镇村发展“一盘大棋”。成立西庄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工作领导小组,镇村两级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方案,明确行业科室和村级具体任务、创建标准和时限要求,为创建工作提供可遵循的明确依据。每月组织召开复盘推进会,聚焦规划、任务、项目等关键环节,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动整改,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确保创建工作落地见效。邀请专业规划团队,深入调研各村的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文化特色,深入研判、编制各村的村庄实用性发展规划;按照创建要求,对标对表全面自查提升,同时,积极谋划适合村情实际的产业发展项目,完善制定村级工作项目清单;全面摸清村情底数,拟定村情统计表,建立“一图一表一清单”,分门别类台账式管理。按照整体谋划,依次打造提升村、重点村、示范村,按照梯次推进的原则,每年让村级创建类型提档晋级,形成先进带动后进,后进力争先进的良好态势,有效有力促进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党家村、郭庄村创建省级示范村,柳枝村正在向渭南重点村扎实迈进,西庄村已经迈开了创建步伐。
运用区域化思维,片区布局打造,抱团取暖,激活区域协同发展“一池春水”。镇政府驻地为西庄村,为全镇中心区域,附近村庄有东庄村、郭庄砦村、西庄村、柳枝村、郭庄村、党家村等,泌水河、汶河、盘河川流而过。统一规划道路、水电、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党家村景区和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两大景区联动,柳枝村传统古村落促进、西庄村非遗社火和乡村集市助力,郭庄村农贸市场注入新活力,形成了镇区中心区域优势互补、抱团发展,辐射带动周边村落积极响应的蓬勃态势。推进撬动社会资本3500余万元的郭庄产业园区建设,渐次完善农贸批发零售市场、路灯安装、供水工程等配套项目,与柳枝村、党家村、郭庄砦村形成的产业互动效应愈加凸显,以“农业生产、产业延伸、品牌叠加”等为主的产业布局全面铺开。以片区化发展为契机,同步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完成681亩土地复耕复种,开展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对辖区5亩以上的连片化玉米种植户全覆盖实施“一喷多促”作业,粮食种植面积突破2.7万亩,全年粮食产量达1.49万吨。党家村荣获陕西省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年度“吨粮村”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运用差异化思维,因村精准施策,应特尽特,打造村级全面振兴“联动矩阵”。西庄镇充分考虑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采取因村施策、差异化发展的策略。近年来,位于西部深山区的楼枝村,把党建引领贯穿经济发展、耕地保护、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方面面,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山区旅游业,利用山区的自然景观,开发了徒步、露营、采摘等乡村旅游项目,正在打造全季山村旅游地,村民增收幅度和集体经济增收水平走在全市村级前列,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的典型示范。郭庄村是“千万工程”重点村,它用短短5年时间,实现了“后进”变“先进”,强势逆袭,正在成为城市北部农资农贸集散地和游客“打卡地”,跻身引领“千万工程”示范创建的先进典型,成为全市聚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缩影。党家村、柳枝村充分发挥传统古村落优势,持续挖掘家风文化和传统文化底蕴,走出了融合发展的好路子,党家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入选全国第一批一村一品典型案例。在千万工程示范村的带领下,村级发展迸发出蓬勃力量,党家村、解家村、薛村连片打造数千亩高标准示范农田,各村河道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齐头并进,积极种植特色农产品,如高品质蔬菜、水果等,充实了集体“钱袋子”,丰盈了群众“粮袋子”,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胡斌
初审:张创飞
审核:唐红萍
终审:王艳
编辑: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