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文化中国行丨徐村记忆

发布时间:2024-05-07 08:32:33

徐村位于韩城市高门原西侧,背靠巍山,前望黄河,襟山带河,藏风聚气,村形犹如凤凰,除西向的“凤头”外,村子东南北三面深沟环绕,地形险峻,称得上是钟灵毓秀的宝地。
  徐村人都不姓徐,以同姓和冯姓为主。相传当年司马迁获罪后,族人改姓避祸,将司马拆为司、马,再分别加一竖和两点,变为同、冯,并给聚居处取名徐村,借徐与续同音,表示延续司马迁家族血脉。此外,徐字被拆开,又被解释为余二人,即灾祸后留下的司马迁两子:司马临、司马观,后来引申为“余下来两支人”。在徐村生活的同冯两姓,共进一座祠堂,都奉司马迁为祖先。
  徐村的诞生,始于家族后人对司马迁的追忆,而徐村的布局,也印证了这种没齿不忘的怀念。村子的中轴线是一条呈东西走向的主街,被称为“前巷”,街北侧为“后套”,街东侧为“东面”,街西边为“西面”,村内还建有很多券门,上刻有“风追司马”“仁以聚之”“浩荡难名”“同归觉路”等隽语。
  主街周围原有以总祠堂为首的七座祠堂,其中同姓祠堂六座,冯姓祠堂一座,同一门人围绕着祠堂居住,并不断向外拓展,最终几个聚落合而为一,形成完整的徐村。目前,保留比较完整的是位于村落中心的“汉太史遗祠”。
  “汉太史遗祠”是同冯两姓的总祠堂,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是徐村村民进行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村中规定,祠祭墓祭时同冯两姓必须同时在场,缺少一姓便不得开祭。祠堂龛内原供奉司马谈和司马迁两人的神主牌,大门两侧墙壁上嵌有两副对联:“耕读传世,继太史山巅之高。绍业雅训,续万古尚德遗风。”“芝水衍流长,学问渊源,悉本太史一派。巍山绍气秀,经纶峻峙,远追司马双峰。”两副对联中,太史指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均曾任太史令,司马双峰更为明确的指代司马谈和司马迁,对联对仗工整,大气沉稳,可以看出后人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
  在司马谈和司马迁神主下方供桌上,还有同姓始祖和冯姓始祖的牌位,正门内立柱对联书:“族聚韩原枕山带河一片地脉光先业,姓分司马绍开永德万卷书香启后昆。”暗含了同冯两姓由司马改姓而来的往事。
  在徐村周围,曾经分布着娘娘庙、法王庙、马王庙、药王庙等庙宇,并产生了相应的庙会活动。时至今日还保留的古会有三个,均为一年一次,分别是农历二月十九的小西庄村古会,农历三月十八的东高门村古会,农历七月二十一的西仪门古会。旧时,每年逢农历二月初八(司马迁的诞辰)和清明节,司马后人都会去司马迁祠祭拜。徐村人承袭前人遗风,仍然会在清明节时祭祖扫墓,以示不忘祖先,这是他们凝聚集体认同的最主要仪式。
  现在的徐村虽然保留了古村落的意蕴,但并没有刻意地表现一种历史的老态龙钟。徜徉其中,人们会发现它的一砖一瓦与其他村落并无不同,然而,一旦真正走进徐村的深处,我们又能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历史厚重感,关于祖先的记忆始终萦绕在村子上空。
  萨孟武在《水浒传与中国社会》中提出一个说法:有产者因为继承了祖宗的遗产,因而免遭冻馁之患,得以过上优渥的生活,所以在他们的伦理观念中,“孝”是最重要的价值之一,由对祖先的感恩戴德,继而发展成对祖先的顶礼膜拜。
  徐村的司马迁后人,并没有因为司马迁的名字而获得田产财富,反而还要改姓避祸,可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以司马迁为傲,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对祖先的仰慕。这种强烈的认同感,实际上来自司马迁留下的精神遗产。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是英雄辈出、高歌猛进的黄金时代,所有人都在战争、改革、著书立说的浪潮中浮浮沉沉。司马迁作为时代的观察者和参与者,用自己的语言记录着历史,同时评价着历史,自黄帝至汉武帝,他在竹简上刻下了一个个生与死、爱与恨、喜与悲、乐与苦的故事,最终,自己的人生也成了其中一个章节。
  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司马迁忍受着“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痛苦,不断透支燃烧生命力,泣血写出了穿透古今的旷世《史记》,他的时代至此落下帷幕。

面对逆境和坎坷,面对羞辱和挫折,司马迁仍然保持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这是组成我们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对徐村人来说,这种精神流淌在血脉里,如同村外黄土上栽种的小麦和玉米,每年破土、生长、丰收,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喂饱了每一个孩子,鼓舞着每一位后人。

记者 倪伟

来源:渭南日报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