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 有你有我】——一名党员志愿者的抗“疫”日记
(记者:师露 通讯员:王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突袭,在“红色动员令”的号召下,韩城市板桥镇全体党员干部、志愿者闻令而动,“快”“实”“暖”动员组织由镇、村党员干部组成的345名志愿者下沉各村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防“疫”前沿,这抹防疫“志愿红”愈发鲜艳。
“请您提前准备好二维码或身份证,我们的检测很快的,请大家耐心等待。”在板桥村村委会门口,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在有序地引导居民排队做核酸检测。她就是板桥村街道居民王婷。作为一名“90后”,更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王婷每次都主动报名参加村防疫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已十分熟悉。让我们通过板桥村一名“90后”党员志愿者的防疫“一天”,一起感受防疫的青春力量!
愿做一束微光
最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接到上级紧急通知,8月21日下午5点-11点在板桥村进行全村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所有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提前到村参加了工作安排会议,明确分工,确保核酸检测工作的有效进行。在这疫情紧要关头,每个人都打起了精神,拿出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劲头,按照开会的工作安排,大家立即投入到自己的战“疫”岗位上,我似乎从大家的行动中已经看到与病毒对抗到底的决心。
“各位村民,近日疫情形势严峻,接韩城市、镇疫情防控工作安排,今天下午5点在村委会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广播已经开始循环播报,保证宣传到位,督促村民思想重视,积极配合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在入口登记处,几个村干部在忙着搭框架、支帐篷、搬桌子、放置消毒液、口罩等相关物品,有路过的村民看到我们忙碌的身影,也进来搭把手,“疫情这么严重,不仅仅要靠你们,我们也要搭把手,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才能战胜疫情。”路过的村民边说边干和志愿者们一起布置好了出入通道,设置好“一米线”的距离,避免排队时人员聚集,更为贴心的是,在每个“一米线”距离的位置,都配备了板凳,看到大家忙碌的身影,我的内心一下就平静了下来。
陆陆续续开始有村民戴好口罩,排队等候核酸检测,针对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无法进行信息登记,这些“小红”在门外等候区帮不会注册的群众提前注册,偶尔遇到行动不便的村民,贴心的搬抬轮椅,缩短大家排队的时间,快速进行核酸检测。不时,村支部书记百鹏叔还利用消杀喷雾器仔细喷洒消毒药水,对核酸采集点进行了全面的消毒消杀。一幅幅温暖的画面,在这紧张有序的氛围里触动着我的内心。
我负责核酸检测信息登记工作,特别需要耐心和细心,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起十万分的精神。登记完的每一句“谢谢”都让我备受鼓舞,瞬间忘了天气的炎热。其实不光是我,核酸采样现场的每一个志愿者都是那么地认真负责。提醒群众注意1米间距、注意戴好口罩、帮他们解答各种疑问……不一会,镇领导来到现场做工作指导,再三叮嘱强调:“登记台离入口处不要太近,群众不能有扎堆的风险。”“采样完成后,快速疏导群众赶快回家,不要逗留。”点点叮嘱都让我倍感亲切。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千千万万的小我加在一起,就汇聚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这股力量,必将带领我们打赢这场战“疫”!
一直到晚上十一点的时候,全部采集工作完毕。我们核对了试管数量和人员信息,打扫了现场,整整八个小时,圆满完成了今天的任务。当两名采样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的时候,我瞬间“破防”了……里面的衣服都是湿的。38°C的高温,期间没有吃过一口饭,喝过一口水,就这样连轴转了6个小时,腰都直不起来了。在这抗疫的关键时期,“大白”用实际行动身先士卒、敢为人先,践行医务人员的职责与使命。
回想整个过程,虽然很疲惫,但我的内心仍然充满了力量。看到医护人员认认真真地为大家做核酸样本取样,每一个志愿者都在兢兢业业地时刻提醒群众各种注意事项,每一位前来采样的群众都能遵守秩序、配合工作人员完成采样后便迅速离开……我相信只有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才能战胜疫情。我也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疫情终会褪去,胜利正在向我们招手。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农业融媒中心
编辑:胡斌
初审:唐红萍
终审:张军涛
编辑:唐蓉